[实用新型]用于酶标斑点法定量检测抗体的梳状固相物无效
申请号: | 00247109.4 | 申请日: | 200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5070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1 |
发明(设计)人: | 戴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三强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戴金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G01N33/535;G01N33/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5001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斑点 法定 检测 抗体 梳状固相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是一种用于酶标斑点法(Dot-ELISA)进行抗体定量检测的固相物。属于免疫学技术领域类。
目前,国内尚缺一种能简便、可定量检测抗体且有理想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的商品化试剂盒产品。国内外采用酶联吸附技术进行抗体检测有二种类型,一种是以聚苯乙烯塑料板孔作为载体来测定抗体。由于聚苯乙烯板孔吸附抗原的能力不强,测定结果不理想,而且需要先在试管中将受检标本进行系列稀释后再将不同稀释度的标本移入塑料板孔内,操作繁琐。另一种是以硝酸纤维素滤膜(NC)为载体,采用渗滤技术以测定抗体,虽然快速,但仅限于定性测定,只有一个稀释度,难于区分既往感染抑活动性感染,且在检测结果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上亦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研制一种“在NC膜上采用Dot-ELISA法进行抗体定量检测,并使操作简化、节省原料而又实用的特别固相物,且易于转化为商品试剂盒”的产品。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塑料板上有若干排每排各有若干等距离的等样小孔。小孔可供进行待检标本的系列稀释、盛置酶标抗体和底物溶液,起到微型试管的作用。带有抗原的梳状NC膜的梳齿插入小孔中,使抗原和抗体于微量情况下进行反应。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由以下实例及附图给出: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梳状薄膜结构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塑料板结构图。
图中1.梳状薄膜、2.梳齿、3.抗原、4.塑料板、5.小孔。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情况:
以硝酸纤维素(NC)滤膜为载体。将NC膜切割成若干个梳状等宽梳齿(2)的梳状薄膜(1),在梳齿(2)顶端包被供检测样品中抗体的已知抗原(3)。塑料板(4)有若干排且每排有同孔径同孔距的若干个小孔(5),小孔起着微型试管的作用。梳齿(2)的齿距应与小孔(5)的孔距相同。梳齿(2)的齿宽应略小于小孔(5)的孔径,以便于将梳齿(2)插入小孔(5)内。
使用本实用新型固相物的同时还需配备以酶标的抗人IgG单克隆抗体和底物溶液,以间接法进行抗体检测。
本叙述以塑料板孔设为三排,每排各为10个小孔,用以检测结核杆菌所致的活动性感染为例。
以生理盐水将待检血清按对倍稀释法稀释为1∶100到1∶25600的九个稀释度分别置于塑料板(4)的第一排的九个小孔中,第十孔中只加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每孔液量均为100μl。
把梳齿(2)顶端包被有检测受检样品中抗体用的已知特异抗原(结核菌特异抗原)的梳状薄膜(1)插入到含有不同稀释度血清的小孔中,令抗原(3)与受检样品中的抗体进行反应,置37℃温箱中,40分钟后取出梳状薄膜(1),置梳齿(2)于洗涤液中漂洗并在滤纸上吸去多余的洗涤液。
在塑料板(4)的第二排十个小孔中各加入100μl的酶标记抗人IgG溶液。将洗涤过的梳齿(2)插入,置37℃温箱中,30分钟后取出再洗涤并在滤纸上吸去多余的洗涤液。
在塑料板(4)的第三排十个小孔中各加入100μl的底物溶液,将洗涤过的梳齿(2)插入,置37℃温箱中,10分钟后取出再进行洗涤。将梳齿(2)置于滤纸上观察结果。
如各梳齿(2)顶端均无紫兰色圆斑出现者为阴性。如呈现有深浅不同梯度的紫兰色圆斑者为阳性。根据血清的稀释倍数和反应后显色斑点深浅,以可见最浅斑点相对应的血清稀释倍数作为血清测定抗体阳性的定量标准。即以血清稀释倍数来表示所测到的抗体量。如检测结果为在第6个梳齿(2)顶端(即第6孔,血清稀释倍数1∶3200)尚可见明显斑点,即以1∶3200表示该血清中结核抗体IgG的量。据此,可确诊患者为活动性结核。
遇单份血清检测结果与正常人的抗体效价水平相近者,可将前后期(如结核可间隔两周)分别测定的结果进行对比,如第二次血清中的抗体量比第一次有明显升高,可据此确定为活动性感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检测结果的特异性,敏感性都很高,可将存在于正常人体液(血清)中的抗体和活动性感染者所产生的抗体明确区分,为临床上确诊某种疾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操作简便、节省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三强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戴金,未经福建三强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戴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71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颅内血肿微创术简易定位器
- 下一篇:管道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