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及由其组成的保安单元无效
申请号: | 00246972.3 | 申请日: | 2000-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4412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1 |
发明(设计)人: | 宋铁键;周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海力达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南油第二***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电路 组成 保安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自复性、自诊断告警的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及由其组成的保安单元,特别是电话通信机房内总配线架(MDF)上保安单元的过电压、过电流保护以及其他过压、过流防护电路上的保护元件。
现有通信机房总配线架(MDF)上的保安单元一般采用(气体、半导体)放电管实现过电压保护,当放电管失效后,放电管本身不能产生告警信号,保安单元靠物理结构实现过压告警及接地,结构复杂,不稳定,当保安单元动作(告警及接地)后需更换新的保安单元以维持正常通信。半导体放电管失效后呈短路状态,只能起保护作用而不能输出告警信号以提示线路故障;气体放电管失效后呈开路状态,不能输出告警提示,也不能起保护作用。
其工作机理是:当进线上有高压时,放电管动作(导通),产生大量热量,使放电管两端的易熔片(块)熔化,产生位移动作,使结构发生改变,实现接地、告警功能;但是当高电压消失后,由于易熔片(块)的熔化过程不可逆转,故保安单元不能自动恢复原状,需要人工更换新的保安单元。
郑州热电厂吴建春发明的专利号为98214615.9的“带告警极的半导体放电管及其构成的保护电路”专利解决了保安单元的自复问题,但没有解决失效告警和对外线的接地检测并告警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具自复性、自诊断告警的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及由其组成的保安单元,可对外线高压、外线接地、放电管失效等故障进行告警,并可在告警因素消失后自动恢复正常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方案包括:
一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通过第一接线端、第七接线端串接于被保护的线路上,在第一接线端、第七接线端之间串联一个过流保护器,其特征是:电路中还包括高压导通、低压截止的半导体管、高反压二极管、电压比较器和触发器;所述半导体管一端接于第一接线端,另一端接地;所述高反压二极管阴极接于第一接线端,阳极接于电压比较器的接线端,而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则接于触发器的接线端,触发器的输出端即为告警信号的输出端。
一种由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组成的保安单元,所述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接线端即为保安单元的接线端,被保护的线路通过这些接线端接入保安单元;其特征是:其过压过流保护电路中包括高压导通、低压截止的半导体管、高反压二极管、电压比较器和触发器;所述半导体管一端接于第一、三接线端,另一端接地;所述高反压二极管阴极接于第一、三接线端,阳极接于电压比较器的接线端,而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则接于触发器的接线端,触发器的输出端即为告警信号的输出端。所述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接线端即为保安单元的接线端,被保护的线路通过这些接线端接入保安单元。
采用以上方案的有益效果:当外线上有高电压时,电路内部的高压导通、低压截止的半导体管动作,第一接线端与地线导通,完成保护功能,同时告警输出端通过触发电路与地线导通,完成告警功能。同样,当第一接线端与地线导通时(可能由于外线短路,也可能由于内部的半导体元件失效短路),告警输出端通过触发电路与地线相接,完成告警功能。而当高压消失后,接线端全部与地线断开时,由于电压比较器的开关作用,告警电路与地线自动断开,告警停止。当第一、七接线端之间通过的电流过大时,串在其间的过流保护电路自动动作,将线路隔断,起到过流保护作用。当大电流消失后,又自动恢复正常状态。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及由其组成的保安单元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实例示意图。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见图1,所示具自复性、自诊断告警的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及由其组成的保安单元,本例中的电路有四个接线端,即第一、七、三、五接线端1、7、3、5(两个接线输入端1、3和两个接线输出端7、5),通过第一接线端1、第七接线端7串接于第一条被保护的线路上,通过第三接线端3、第五接线端5串接于第二条被保护的线路上(本电路可同时保护两条线路),在第一接线端1、第七接线端7之间、第三接线端3、第五接线端5之间分别串联一个过流保护器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海力达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海力达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69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