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停车计时收费器的插卡读写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0246364.4 | 申请日: | 2000-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4357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20 |
| 发明(设计)人: | 汪义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义彬 |
| 主分类号: | G06K7/06 | 分类号: | G06K7/06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娴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停车 计时 收费 插卡 读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车用计时收费器,特别是一种电子式停车计时收费器的插卡读写装置,其可有效防尘及防水。
现有的路边停车收费器均为机械式结构,其内含的机件较为复杂,维修保养不易,其不具有刷卡付费功能,需自备零钱,使用不便,故近来已逐渐由电子式插卡装置所取代,目前,世界各厂家的路边停车收费器均使用接触式IC卡,但因路边停车计时收费器应用在室外,故IC卡座上的接点除易受湿气、灰尘侵害外,另存在两大缺点:
1、卡槽插孔与读取装置均设成一体,插孔一旦受塞或被异物破坏,必然会大部解体,需整个拆修,才能替换处理,造成维修上的种种困难。
2、IC卡在雨天插入卡槽插孔,卡槽上的雨水也会浸到IC卡表面的接点上,会造成短路或接触不良现象。
目前,现有的电子式计时器不易采用非接触感应式IC卡的原因如下:
1、计时器因设于户外,而一般现有的非接触式IC卡,其感应线圈因需不断发射无线电波以检测是否有卡片靠近,因此,其待机状态时较为耗电,计时器内自备有限的电源无法长久持续供电,需经常要更换电池,增加不便。
2、现有的一般计时器均呈双配置在同一杆柱上,彼此之间相靠过近,若持卡人稍微不慎晃过其他停车位的计时器时,则容易被误判而导致非正常误扣IC卡内余额,造成收费混乱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防尘、防水,尤其当卡槽插孔损坏时,易于更替的停车计时收费器的插卡读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电且可避免误判的路边停车计时收费器的插卡读写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措施:
本实用新型的停车计时收费器的插卡读写装置,计时收费器设有一个微处理器及与微处理器连接的一存储器、一LCD显示器、一状态记录检知器、一高频电源供应电路及一滤波解调电路;插卡读写装置包括:一个插接体及一个检测开关;
插接体设于计时收费器内,其包括一个读卡座及一个与读卡座插接的卡匣;读卡座上设有非接触式IC卡的感应线圈;读卡座及卡匣为两个相分离的个体;
检测开关设在插接卡片插入时可触及的位置。
其中,所述插接体中的读卡座可为一外盒,其上设有螺丝固定孔,盒内具有组套所述卡匣的通道,感应线圈缠绕在盒身的外表面,所述检测开关设在盒内底部;
卡匣具有一个容置卡片的插孔,在相应于外盒的检测开关处设有一个通孔。
其中,所述检测开关可为机械碰触式开关或电子感应式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停车计时收费器的IC卡插卡读写装置,是将现有插卡槽作外盒使用,并在其内部再加设一只可向外分离抽出的卡匣以及一个检测开关,其设在外盒及卡匣的插接体卡片正确插入的位置上;并将读卡座线圈等电子部件安装在插接体四周,可有效隔绝,不必与外面接触而可达到防尘、防水目的,并使卡匣插孔阻塞受损时可向外抽出,方便拆除,又在待机时,计时器感应线圈及其相关电路停止耗电,卡片插入时,才由检测开关启动高频电源供应电路,进行读取、更写其金额内容,故能达到有效节省待机时的用电,可防止卡内金额被误扣现象。
另外,当卡槽插孔损坏时亦易于维修及更替。应用时非接触式IC卡必需插入卡槽,使IC卡上的晶片与感应线圈间保持适当距离,既可降低感应线圈的电磁波发射能量,又可获得最准确的信号传输质量,可减少IC卡内的数据或金额遭非正常损失。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计时收费器的组合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计时收费器中的插卡读写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图2所示插卡读写装置的组合剖示图。
图4A:本实新型计时收费器的电路框图。
图4B:本实新型计时收费器辅助充电的电路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作流程图。
图6:本实新型计时收费器的电路图。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路边停车计时收费器采用非接触式IC卡4插卡读写装置,其中的读卡部分主要包括:设于电子计时收费器1内的一插接体2及一检测开关3;
计时收费器1内设有一个微处理器11、一个存储器12、一个液晶(LCD)显示器13、一个状态记录检知器14、一个非接触式IC卡高频电源供应电路15及一个滤波解调电路16,并由电池17作为供应电源以及太阳能板18、充电电路19作为辅助充电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义彬,未经汪义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63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