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外铜帽扣夹式汽车双尖灯泡无效
申请号: | 00245843.8 | 申请日: | 2000-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4382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宏义;张俊祥;洪舜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宏义;张俊祥;洪舜荣 |
主分类号: | H01K5/02 | 分类号: | H01K5/02;F21S8/1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外 铜帽扣夹式 汽车 灯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内部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使内外铜帽直接嵌合而迅速扣组,达到组合便捷,导电稳定、可靠的内外铜帽扣夹式汽车双尖灯泡。
习用的车内双尖灯泡结构,是在一灯壳两端用胶固定铜头帽,使铜夹帽圆锥尖部插组于车身的组合座导通电源而发光。这种习用车内双尖灯泡组合结构的组合程序是:灯壳两端灯丝脚需与预先注入铜胶的铜头帽上的圆锥端孔校准,并使灯丝脚穿入圆孔后将多余灯丝脚裁断,使灯丝脚与圆锥端孔位于同一平面。之后,将此两连结体送入烘箱烘干,待烘干后再将圆锥帽的端孔用锡焊焊接,使灯丝脚与铜头帽结合成一体,然后使两个圆锥端尖部插置于汽车灯座内,以顶触座槽内的两边导电片,使灯泡导通电源而发光,故其组合程序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不符合经济效益。再者,依靠焊锡焊接结合,常因高温产生阻抗而氧化。又,使用两个圆锥端尖部插组顶置,车体在行进中常因震动致使灯泡圆锥端尖部倾歪,失去水平状态而滑脱,从而导致其圆锥端尖部与汽车座槽内导电片脱离接触而与电源断开。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外铜帽扣夹式汽车双尖灯泡,借由内外铜帽的相互嵌扣,以使内外铜帽直接嵌合而迅速扣组,达到组合便捷,导电稳定、可靠的双重实用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外铜帽扣夹式汽车双尖灯泡,在灯壳封口部设有一凹环圈,供内铜帽的下端环框嵌扣固定而不会倾斜,使外铜帽在盖合内铜帽时,借助内铜帽圆锥端尖部纵向顶撑外铜帽端部,产生水平导触面并与座槽相组合而不会滑脱。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外铜帽扣夹式汽车双尖灯泡,运用外铜帽直接扣盖内铜帽而嵌扣成一体,使灯丝脚弯折成180°,反向紧密贴合于内外两铜帽间并被夹置于圆环面的夹缝中,使内、外铜帽整体圆环面精密接触而达到稳定导电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外铜帽扣夹式汽车双尖灯泡,利用内外铜帽相互扣合,完全摒除焊锡的缓慢作业,亦不会产生氧化脱落现象,且不存在因单一铜帽圆锥端尖部歪斜使其与导电片接触不好,从而导致供电不良的情况产生,同时具有组合迅速、便捷,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内外铜帽扣夹式汽车双尖灯泡,包括铜帽及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帽由一内铜帽与一外铜帽组成;所述灯壳两侧端灯丝脚封口部各具有凹环圈,供内铜环下端框环嵌合固定;所述外铜帽盖合内铜帽,借助内铜帽圆锥端尖部纵向顶撑外铜帽端部,形成水平导触面并与座槽相组合;内铜帽圆锥部中部圆孔恰校准对正灯丝脚使灯丝脚穿过圆孔外,并使灯丝脚反向弯折180°弯贴于内铜帽的帽环外端,将外铜帽的帽环内侧对合内铜帽的外侧而直接扣盖套合一体,令该灯丝脚弯折180°紧密贴合于相结合的内外两铜帽间,并被夹压于其圆形环的夹缝中。
本实用新型可使内外铜帽直接嵌合而迅速扣组,达到组合便捷,导电稳定、可靠的双重实用功效。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灯壳内铜帽嵌扣凹环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外铜帽夹压弯折灯丝脚呈现180°反向紧密贴合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外铜帽夹压灯丝脚而导电的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一内铜帽6、一外铜帽8与灯壳5组合而成,主要在灯壳5两侧端灯丝脚封口部各具有凹环圈51,供内铜环6下端框环61嵌合固定呈平面定位状,使框环61上端圆锥部62定向而不歪斜,借此使内铜帽6呈水平固定状,借助内铜帽6圆锥端尖部纵向顶撑外铜帽8端部,形成水平导触面并与座槽相组合而不会滑脱。并使内铜帽6圆锥部中部圆孔63恰校准对正灯丝脚52使灯丝脚52穿过圆孔63外,并使灯丝脚52反向弯折180°弯贴于内铜帽6的帽环外端,将外铜帽8的帽环内侧对合内铜帽6的外侧而直接扣盖套合一体,令该灯丝脚52定型弯折成180°紧密贴合于相结合的内外两铜帽间,并被夹压于圆形环的夹缝中,使灯丝脚52贴固在内外铜帽6、8圆锥端面间。由于内外铜帽6、8圆锥端面精密结合,故具有接触稳定、导电良好的功能,并借由内铜帽6纵向支撑至外铜帽8,而产生水平导触面,具有接触稳固、不会歪斜,且导电良好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宏义;张俊祥;洪舜荣,未经黄宏义;张俊祥;洪舜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58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接式E27灯头
- 下一篇:薄式插头的插脚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