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尾螺丝成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00245731.8 | 申请日: | 200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4406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1 |
发明(设计)人: | 郑孟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7/02 | 分类号: | B23G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领弟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丝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紧固件加工模具,特别是一种钻尾螺丝成型模具。
如图1、图2、图3所示,目前一般钻尾螺丝的成型模具,系由相同形状的两模块10以相对方式排列而成,该两模块10的冲压面上段中央处各设置对应钻尾螺丝20钻尾部21的凹弧状成型模穴11,且成型模穴11的左右两端缘具有一段落差,另于成型模穴11两侧分别设置导料斜面12,并于成型模穴11周侧设有复数挡料沟13。
如图4所示,当欲成型钻尾螺丝20时,将钻尾螺丝粗胚20a置於两模块10间,令两模块10的成型模穴11往相对内侧方向冲压钻尾螺丝粗胚20a的尾段,且配合导料斜面12的导引及挡料沟13的阻挡,使钻尾螺丝粗胚20a尾段冲压成如图5所示的带毛边211的钻尾部21,接著於钻尾螺丝粗胚20a的杆身外缘加工成型外螺纹,而同时将上述毛边211一并去除掉,即制成钻尾螺丝20。
如上所述的习用成型模具,存在下列缺失:
(一)成型模具的挡料沟13易因磨损而降低或失去挡料功能,进而致使成型模穴11内的料材无法确实成型,而造成螺丝成品的钻尾部21强度及稳定性不佳;
(二)以成型模具冲压成型时,如图4所示,因成型模穴11左右两端缘具有一段落差,造成成型模穴11较高之一端缘先接触螺丝粗胚20a,进而致使螺丝粗胚20a于受力时,瞬间往较低的另一端缘滑移或偏转,从而如图5所示,造成所成型的钻尾部21产生偏斜变形及两侧毛边211大小不一,以致形成不良品及降低钻尾部21的切削性;
(三)成型模具的模块10制造时,系先以放电加工粗略成型,再进行模穴的抛光,而后再研磨其两侧的导料斜面12及周侧的挡料沟13,因而不但制造流程复杂、耗时、成本高,而且其中放电加工程序又会造成模具表面组织淬化,致使模具表面易于在冲压加工时产生磨损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制造简单、成本低、使成型的钻尾部强度高、切削性好的钻尾螺丝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系由相同形状的两模块以相对方式排列而成,两模块的冲压面上段中央处分别设置相对应于钻尾螺丝钻尾部的凹弧状成型模穴;成型模穴的左右两端缘形成水平状,另于成型模穴周缘设有一小段导料斜面及与导料斜面衔接的挡料平面。
由于本实用新型系由相同形状的两模块以相对方式排列而成,两模块的冲压面上段中央处分别设置相对应于钻尾螺丝钻尾部的凹弧状成型模穴;成型模穴的左右两端缘形成水平状,另于成型模穴周缘设有一小段导料斜面及与导料斜面衔接的挡料平面。以本实用新型进行钻尾螺丝冲压成型时,藉由挡料平面防止往外挤压的毛边持续延伸,以使成型模穴内的料材确实成型,进而令螺丝成品的钻尾部具有较佳的强度及稳定性;藉由成型模穴呈水平直线而无落差的左右两端缘,进行钻尾螺丝冲压成型时,成型模穴的左右两端缘同时与螺丝粗胚接触,令螺丝粗胚于成型模穴中稳固不偏摆,进而确保所成型的钻尾部不会产生偏斜变形及保持两侧毛边大小一致,从而使螺丝成品的钻尾部具有较佳的切削性及强度;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制造时,系先进行热处理,然后以高速综合切削机床一体成型,再对模穴进行抛光处理,不仅模块制造简单、成本低,而且使成型的钻尾部强度高、切削性好,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习用的钻尾螺丝成型模具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向视图。
图3、为习用的钻尾螺丝成型模具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4、为习用的钻尾螺丝成型模具冲压动作示意图。
图5、为以习用的钻尾螺丝成型模具冲压成型的钻尾螺丝半成品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7、为图6中B向视图。
图8、为图6中C部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冲压动作示意图。
图11、为以本实用新型冲压成型的钻尾螺丝半成品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12、为以本实用新型冲压成型的钻尾螺丝成品结构示意立体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6、图7、图8、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相同形状的两模块30以相对方式排列而成,两模块30的冲压面上段中央处分别设置相对应钻尾螺丝20钻尾部21的凹弧状成型模穴31,且成型模穴31的左右两端缘形成水平状,另于成型模穴31周缘设有一小段导料斜面32与导料斜面32衔接的挡料平面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卓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57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无边被
- 下一篇:一种接近开关式表示杆缺口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