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湿式废气净化器无效
申请号: | 00245469.6 | 申请日: | 2000-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4374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04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建峰 |
主分类号: | B04C9/00 | 分类号: | B04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张正星 |
地址: | 1000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净化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式废气净化器,主要用来对厨房餐饮烟气、工业烟气和粉尘废气等进行净化,以减少对环境和大气和污染之用。
现有技术中,尚无此种结构的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意新颖、结构独特和净化效果良好的湿式废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本实用新型由净化装置和分离装置构成,净化装置包括涡心叶片和蜗壳,涡心叶片由两片外侧相连和内侧分开的叶板焊接成中空尖齿形,各叶板间隔布置成环形并焊固于净化段底上,外口很宽,内口很窄。
蜗壳内有导水管,蜗壳切向开有总进气口。
蜗壳总进气口旁有进水管。
蜗壳底有排水箱。
分离机构由10-40片S形分离片构成,各分离片之间有间隙,每片底焊固于外壳下部。
分离机构整体呈锥台形。
蜗壳和分离机构的外壳间有集水槽。
涡心叶片底有漏水孔。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件号表示:
1、分离装置 2、配气腔 3、接口 4、出气口
5、净化装置 6、涡心叶片 7、外口 8、内口
9、漏水孔 10、分离机构 11、集水箱 12、排水箱
13、总进气口 14、导水管 15、进水管 16、蜗壳
17、圆环 18、外壳 19、鼓肚 20、分离片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主要由净化装置和分离装置构成。
净化装置5包括涡心叶片6和蜗壳16。蜗壳内腔为配气腔2,有导水管14穿过,蜗壳切向开有总进气口13,旁有进水管15。蜗壳底有排水箱12。涡心叶片由两片外侧相连和内侧分开的叶板焊接成中空尖齿形,底片有漏水孔9。各叶板间隔布置在一圆环17内,并焊固于净化段底上,以形成涡心区,外口7很宽,作为进气通道,内口8很窄,以提高过流速度。使用时,经风机将待净化的废气由总进气口13切向引入配气腔2,并在全周向向涡心区配气,从外口到内口,气流速度加快,并按一定角度进入涡心区,各股气流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涡心区内形成涡形紊流。在上述过程中,从进水管15喷入的洗涤水受到气流的加速带动和涡心区的转向、旋转等运动的作用,经历了雾化、混合和重新聚集,最终水滴在涡心区内离心力作用被甩向四周,进入涡心叶片的空心区,脱离气流场,顺叶片流下,经漏水孔9流入排入箱12。同时,废气中的污染物质受到了有效地洗涤和净化。
涡心区的气流旋转上升,经接口3进入分离装置1。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机构10和外壳18,外壳底部为净化装置和分离装置的接口3、顶部有出气口4和中间有鼓肚19的筒体。分离机构由10-40个断面为S形的分离片构成,片与片之间有供过流的间隙,每片底部焊固于外壳下部,分离机构整体呈圆锥形,S形的分离片为现有技术。净化后的上升气流中携带的细小水滴经分离机构分离出,废气得到进一步净化。这部分水被收集在集水箱11内,由导水管14排入排水箱12。净化后的废气经出气口4离开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
净化段结构新颖;净化、分离效果好;结构较简单;造价较低;适于广泛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建峰,未经宋建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54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型非垂直式试样收发柜
- 下一篇:地埋式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