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壳弹连续发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0245043.7 | 申请日: | 2000-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4519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03 |
| 发明(设计)人: | 戴建忠;谭兴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建忠 |
| 主分类号: | F41A5/00 | 分类号: | F41A5/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50 重庆市沙坪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壳弹 连续 发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使用炸药或易燃的推进装药的导弹推进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连续发射的无壳弹发射装置。
现今使用的自动枪炮,均发射由弹壳与弹头组成的子弹。该种子弹的火药贮存在弹壳内,弹壳顶部固定一弹头,弹头后部有一底板,底板上有用来使壳内火药引发爆炸的冲击引爆剂。为连续快速发射,需要在枪内贮存足够子弹或者使用弹链甚至扬弹机,使整个发射装置显得笨重不堪。其次,贮存在弹壳内的火药也是一种潜在危险,可能会因意外的原因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普通子弹使用中的再一个问题是:射击后有一抛壳过程,影响射击速度,而且抛出的弹壳可能被粘住,造成武器卡壳,使射击火力中断。最后,火药成本的影响以及制造弹壳的材料和工时的成本造成普通子弹成本高,这也是现有发射装置存在的一个较大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安全可靠、射击速度快、无卡壳问题且成本低的无壳弹连续发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壳弹连续发射装置,包括扳机、止动器、弹夹、上弹机构和弹膛,该装置主要由气缸、发射药注入筒、上弹通道和弹膛四部分构成,弹膛与气缸处于同一轴线上,气缸与弹膛间设工作阀门,气缸壁设置有点火装置,气缸内置气缸活塞;发射药注入筒与发射药相连,筒内置发射药注入活塞,发射药注入筒与气缸相通;上弹通道与弹夹、上弹机构及弹膛相通,内置上弹活塞,三种活塞均与止动器相连,活塞底部均连接弹簧。上弹机构与上弹通道相交处设置上弹止销。还可在气缸壁上设排气阀门。发射药注入筒可并列设置两个。
该无壳弹连续发射装置,用燃烧剂和氧化剂代替弹壳内的火药,靠燃烧剂和氧化剂燃烧产生的高能气体推动子弹发射,因而使用的子弹只有弹头部分,在具有同现有发射装置同样大小的火力条件下,具有使用更经济、重量更轻和体积较小的优点,而且不会发生火药因意外而爆炸的事故,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能。本发射装置在发射时省略了抛壳这一动作,大大提高了发射速度,其发射速度高达近10000发/分。而采用无壳子弹也解决了弹壳卡壳问题。
下面再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射装置处于待发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射装置处于发射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射装置发射后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该无壳弹连续发射装置,包括扳机5、止动器2、弹夹19、上弹机构20和弹膛9。弹膛9与气缸16处于同一轴线上,气缸16与弹膛9之间设工作阀门22,气缸壁上设置有排气阀门15和火花塞24,气缸16内置气缸活塞17。气缸16上方有分别与燃烧剂、氧化剂相连的两并排设置的发射药注入筒11,发射药注入筒11内置发射药注入活塞12,发射药注入筒11通过U形管23与气缸16相连。气缸16下方还设置有与上弹机构20、弹夹19和弹膛9连通的上弹通道8,通道8内设上弹活塞7。上弹机构20与上弹通道8相交处设置上弹卡销21。三种活塞7、12、17均与止动器2相连,其中活塞7、12通过活塞钢索18连接止动器2,各活塞底部均连接弹簧14,弹簧14另一端分别固定于发射药注入筒11,气缸16和上弹通道8的底部。
本无壳弹连续发射装置的发射原理如下:
1.参见图1,向后拉动止动器2至位于基座1上的击发销3处卡住,此时分别打开燃烧剂、氧化剂输送阀门13以及工作阀门22,由于并排设置的发射药注入筒11内为负压,燃烧剂和氧化剂自动流入各自的发射药注入筒11内。同时子弹6由弹夹19进入上弹通道8,做好射击准备。
2.扣动扳机5,拉动与击发销3相连的击发钢索4,使击发销3下移,放开止动器2。与止动器2相连的发射药注入活塞12,气缸活塞17和上弹活塞7受弹簧14的回位推力被推动前行,此时排气阀门15打开,工作阀门22关闭,排出气缸16内的气体。
a.氧化剂和燃烧剂受发射药注入活塞12推动,打开各自的注入阀门10,在U形管23内充分混合后注入气缸16内。
b.上弹活塞7推动子弹6前行,当子弹6到达上弹卡销21处后,上弹卡销21被压开,上弹机构20上行将子弹6顶入弹膛9,子弹6尾部恰好正对着气缸16出口,如图2所示。
c.气缸活塞17快到位时,此时气缸16内已注入足够发射药,止动器2撞击高压电产生装置26,此装置产生高压电,通过高压传送电缆25使位于气缸壁上的火花塞24拉火,点燃发射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建忠,未经戴建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50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摸式检测发光二极管装置
- 下一篇:高牵入同步能力永磁同步电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