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角膜接触镜几何参数光电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44859.9 | 申请日: | 2000-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4477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伟民 |
主分类号: | G01B9/00 | 分类号: | G01B9/00;G06T1/00;G02B27/18 |
代理公司: | 重庆西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4***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膜 接触 几何 参数 光电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角膜接触镜几何参数光电测量装置,属眼镜测量技术。
角膜接触镜又称隐形眼镜,它的几何参数主要有前、后表面曲率半径R1、R2及中心厚度t、外直径D等四项。这些几何参数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角膜接触镜屈光度的准确性,因此在其制造、验收及给患者配戴过程中,都要求对其主要几何参数进行测量。由于角膜接触镜用高分子软性含水材料制作,当其受到外部夹持力、或离开液体产生脱水以后,皆会产生变形,影响测量结果。另一方面,角膜接触镜本身中心厚度t及曲率半径R分别只有零点几毫米及几毫米,故测量精度必须达到零点零零几毫米。
由于以上原因,国内外目前只能用不同的高精度测量仪器分别测量角膜接触镜的前表面曲率半径R1、中心厚度t、外直径D。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曲率半径测量方法主要是采用弦长弓高法,而中心厚度则主要采用接触千分表测量法。图1是弓高弦长法测量曲率半径的原理示意图,在内、外径D1、D0已知的环形座上分别放置标准平板及欲测镜片,并用螺旋测微计测出平板及镜片对应的测头位置,其差值h即是弓高h。利用弦长弓高公式,即可由公式R1=(D20/4+h2)/(2h)求出内曲率半径R1。图2则是中心厚度t的接触千分表测量法原理示意图。这是以平面底座为基准,用千分表测出在底座上放置被测镜片前、后测头的位置差t,而这个差值即是镜片的中心厚度t。由于以上方法是将角膜接触镜置于干燥环境中,测量其前表面曲率半径R1和中心厚度t,故镜片会因脱水而变形,影响测量结果。另外因镜片是软性材料,在测头的压迫下会产生变形,故测头对镜片的接触力大小会因操作人员的水平差异,对测量结果产生极大的影响。
为了防止镜片脱水变形,普遍在图1、图2的装置中,将镜片浸于盐液中进行测量。而为了避免测头接触力对测量的影响,一般采用光学显微镜曲率计对镜片的内曲率半径R1进行非接触测量。图3为光学显微镜曲率计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在该装置中显微镜的会聚点只有在镜片的上表面(图中上一个镜片位置)、或与镜片的球心重合(图中下一个镜片位置),才能在显微镜视场中看到清晰的狭缝象。即在上下移动被测镜片时,只有在图示的两个镜片位置时,才能在显微镜视场中看到清晰的狭缝象。这样通过移动载物台,找出显微镜视场中两个狭缝象清晰时的对应位置,求出这两个位置的差值,即是镜片前表面的曲率半径R1。
光学显微镜曲率计虽然解决了接触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问题,但镜片却不能浸于溶液中,因而又存在镜片脱水变形的问题。
镜片外直径D的测量则一般采用图4所示投影法。即将镜片放大投影到一个有标尺的屏幕上,在屏幕的标尺上直接读出该参数。
显然不管采用哪几种仪器组合,总要分别用二、三种不同的仪器测量前表面曲率半径R1及中心厚度t、外直径D三个参数,而不能测后表面曲率半径R2,更不能用一种仪器同时测量测前、后表面曲率半径R1、R2和中心厚度t、外直径D这四个参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装置及方法解决镜片干燥脱水及接触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同时将多种测量仪器融为一体,以用一台仪器同时完成角膜接触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R1、R2及中心厚度t、外直径D四个参数的测量。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方案实现:
角膜接触镜几何参数光电测量装置,包括环形座、顶针、照明系统、正投影物镜,环形座设于透明容器中,其特征在于透明容器外侧还设置一侧向照明光源,其对应一侧设置侧向投影物镜、摄象机,摄象机连接计算机;正投影物镜上方设置有标尺的屏幕或与计算机连接的另一摄象机。
本实用新型利用投影放大的原理,将浸于盐液中的镜片从下面与侧面两个方向投影放大,再用光电摄像系统摄取镜片的侧向及正向放大图象进行二次放大并记录,然后用计算机对图象信号进行处理,得到t、h等参量,最后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出前、后表面曲率半径R1、R2和中心厚度t、外直径D这四个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伟民,未经陈伟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48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转炉式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焚烧炉
- 下一篇:兼具消除杂音功能的鼓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