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钕铁硼磁钢的印制绕组直流电机无效
| 申请号: | 00244554.9 | 申请日: | 2000-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4443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向东 |
| 主分类号: | H02K16/04 | 分类号: | H02K16/04;H02K3/26;H02K1/02 |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于俊汉 |
| 地址: | 550006 贵州省贵阳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钕铁硼 磁钢 印制 绕组 直流电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电机,特别是一种双面钕铁硼磁钢的印制绕组直流电机。
印制绕组直流电机有一个平坦的、无铁芯的、低电感的电枢,由永磁磁钢产生轴向气隙磁场,它具有轴向尺寸小、转动惯量低、能频繁起动等优点。到目前为止,在印制绕组电机中,钕铁硼磁钢作磁极都是单面结构的。印制绕组电机的气隙因包含了电枢厚度而比其它类型电机的气隙大,通常在3-8mm之间,为了获得较高的气隙磁通密度,磁钢的高度都比较大,因此磁场漏磁也随之增大,降低了磁钢的利用率,从而增大了电机的成本,这种情况对单面钕铁硼磁钢尤为突出。大功率电机的气隙都很大,单面磁钢结构的漏磁更大,所能获得的气隙磁通密度仅为6000高斯左右,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因此,目前钕铁硼磁钢仅应用在小功率(400w以下)的印制绕组电机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钕铁硼磁钢的印制绕组直流电机,采用双面钕铁硼磁钢,大大地减少磁场的漏磁,在获得相同气隙磁通密度的同时,降低钕铁硼磁钢的用量,提高磁钢的利用率,降低电机的成本;即是气隙较大,采用双面钕铁硼磁钢,依然可以获得理想的气隙磁通密度。因此,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功率的印制绕组直流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由前定子、后定子和带有印制绕组电枢的转子组成,电机的前定子(1)上有钕铁硼磁钢(4),后定子(2)上有钕铁硼磁钢(5),印制绕组电枢(10)的两侧都有钕铁硼磁钢。电机的前定子(1)上的钕铁硼磁钢(4)和后定子(2)上的钕铁硼磁钢(5)不是一整块磁钢,而是6-12个单个的磁钢(对应于电机极对数3-6对),并按电机极距以N、S极性交替的方式分布,单个磁钢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扇形或其它任意的形状,单个磁钢之间留有间隙,前定子和后定子上的磁钢个数相等,互相对着的磁钢极性相反,并通过前后定子上的导磁部件或导磁材料构成磁路,产生轴向气隙磁场。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面钕铁硼磁钢,磁路的漏磁可以减少,气隙磁密可以增大,电机的性能,尤其是电机的效率可以提高,使钕铁硼磁钢很好地应用在具有大气隙特点的大功率印制绕组电机;其次,由于采用双面钕铁硼磁钢结构,因其矫顽力比其它材料要大得多而节省磁钢的体积和成本,减小电机的体积和重量;再次,采用了双面磁钢结构,每一面的磁钢是6-12个单个的磁钢,每个磁钢之间有间隙,当转子旋转时,可以大大增加空气的对流,使转子电枢产生的热量容易散发出来,与单面磁钢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快,温升低,性能稳定的特点。由于采用双面钕铁硼磁钢,磁钢在开路时不会退磁,可以先充磁后安装,免去了安装充磁线和安装后充磁的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印制绕组直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定子上的磁钢分布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定子上的磁钢分布示意图;
附图4电机气隙磁通密度Bg与磁钢高度Lm关系曲线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印制绕组电机由前定子(1)、后定子(2)、带有印制绕组电枢的转子(3)组成。本实用新型的“双面钕铁硼磁钢”指电机的前定子上有钕铁硼磁钢(4),后定子上也有钕铁硼磁钢(5),或者指印制绕组电枢(10)两侧的定子上都有钕铁硼磁钢。除此之外,电机还有2个或2个以上轴承(6),轴承可以分放在前定子和后定子上,或一起放在前定子上,也可以一起放在后定子上;根据电机额定电流的大小,电机还有1对或2对或多对电刷(7)、弹簧(8)、刷握(9)等,甚至采用全额电刷、弹簧、刷握等,它们可以是分立的元件并装配在电机的定子上;也可以制造成一个组件,如此可以方便地装在后定子上,也可以装在前定子上。
如附图2、附图3所示,电机的前定子(1)上的钕铁硼磁钢(4)和后定子(2)上的钕铁硼磁钢(5)不是一整块磁钢,而是6-12个单个的磁钢(对应于电机极对数3-6对),并按电机极距以N、S极性交替的方式分布,单个磁钢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扇形或其它任意的形状,单个磁钢之间留有间隙。前定子和后定子上的磁钢个数相等,互相对着的磁钢极性相反,并通过前后定子上的导磁部件或导磁材料构成磁路,产生轴向气隙磁场。
本实用新型的转子(3)是由印制绕组电枢(10)、电枢支架(11)和轴(12)组成,并由定子上的轴承(6)支撑。印制绕组电枢的层数为4-8层,当电流经过电刷(7)直入电枢时,在轴向气隙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电磁力,使转子旋转,旋转方向可根据电流的方向而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向东,未经李向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45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光敏固化机
- 下一篇:膝关节迫紧装置的改良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