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热式石英谐振器无效
申请号: | 00244533.6 | 申请日: | 200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4455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9 |
发明(设计)人: | 卢长寿;张赛丽;郑兴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天鹏压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9/19 | 分类号: | H03H9/19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17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热 石英 谐振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英谐振器,确切说是一种对恒温晶振和温补晶振的石英晶体加热、控温的内热式石英谐振器。
目前广泛应用的石英谐振器均为外加热式,体积大加热时需功率高、时间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加热功率低、加热时间短具有高稳定性,便于振荡器小型化的内热式石英谐振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实施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内热式石英谐振器,由包括有平板型芯柱底座、装在该底座上并与其结合成整体、外壁粘有减小热辐射损耗的铝质薄膜的玻璃壳罩,封装在真空度为5×10-3Pa的玻璃壳罩内的石英晶体、及装于芯柱底座中的引出线等组件构成,其基本特征在于:在玻璃壳罩内还封装有对其内的石英晶体加热的铁壳加热体,分别贴焊在铁壳加热体两边的加热恒温槽代内装加热丝,和传感器固定管及装在管内的控温热敏电阻,以及在玻璃壳罩内顶部装有防止管内零件慢放气、确保石英晶体长期稳定性的超小型、高效消气剂。其附加技术特征是:(1)在铁壳加热体的上、下各装有一片使铁壳加热体固定在玻璃壳罩的中心位置、确保石英谐振器管整体结构牢固可靠的云母支撑片;(2)装在加热恒温槽中的加热丝,为能减小加热功率的由三铼钨复绕、电泳绝缘制造的加热丝;(3)装在传感器固定管中的热敏电阻控温传感器,采用玻璃装负温系数的PTC陶瓷热敏电阻;(4)石英谐振器整管的晶体加热丝、传感器热敏电阻通过平板芯柱底座上的6根引出线,引出管外与外线路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平板芯柱底座,充分利用玻璃壳罩的有效空间、选用标准的铁壳封装晶体的外壳及支架作适当修改作为加热体,并在其壳体外两个边,分别贴焊加热恒温槽及传感器固定管,它们紧贴在铁壳加热体上,对其直接加热,热效率高。传感器紧贴铁壳加热体,灵敏度高。通过铁壳加热体辐射加热于石英晶体,使石英晶片受热均匀。在玻璃壳罩内顶部安放的高效消气剂,排气后再通过高频感应加热,使之蒸发在玻璃壳罩内壁,长期维持壳罩内高真空状态,从而使晶体达到长期稳定的目的。采用三铼钨复绕、电泳绝缘层工艺特制的加热丝,使用直流电压5伏时,加热电流小于80mA,恒温功率小于0.6W,使加热功率减小。采用玻璃装负温系数的PTC陶瓷热敏电阻作控温传感器,可使电阻在真空中放气极小,确保晶振管内真空度稳定。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在于,使用本内热式谐振器,无需厚厚的外保温层,因此可以使振荡器的体积大大缩小,是实现小型化振荡器最佳选择。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处水平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消气剂,2为云母片,3为石英晶体,4为加热丝,5为加热恒温槽,6为热敏电阻,7为传感器固定管,8为铁壳加热体,9为玻璃壳罩,10为云母片,11为平板芯柱底座,12为引出线,13为铝膜反射层。
实施例:石英晶体谐振器管身长25±1mm,管脚引出线长大于40mm,玻璃壳罩7外径φ12mm;铁壳加热体8的窄面宽度为3.5mm,加热恒温槽及传感器固定管宽为6mm,石英晶体谐振器体积为Φ12×26mm,本实用新型适用于Φ8.5mm芯片以下各种频点的谐振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天鹏压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天鹏压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45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