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孔集束护缆套管无效
申请号: | 00244463.1 | 申请日: | 2000-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382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霁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市第二塑料厂 |
主分类号: | H02G9/04 | 分类号: | H02G9/04;H02G9/06;H02G3/0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兰 |
地址: | 541001***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集束 套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缆管,特别是一种在大管内穿有多个子管的多孔集束护缆套管。
目前国内装设光缆、电缆等缆线所用的护缆套管为双层护套。其外层为保护层,以防止外界因素破坏缆线,外套母管内穿有多条子管,将缆线置于子管中;子管是为了防止缆线在其中互相扭结缠绕。为了省略两次穿管的烦琐,专利申请号为98230220.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组装式蜂窝状光缆护套管,其结构是在一根直径较大的外套母管内设置有截面呈蜂窝状均匀排列的直径较小的子管,在外套母管内壁与子管的外壁之间,具有数量不少于一个的将外套母管与子管相连接支架,每个连接支架上均开设有让子管穿过的子管孔。该支架的作用一方面是连接子管与外套母管,另一方面是将子管固定于外套母管内以便于施工时安装对接。由于这种套管的外套母管较大,且必须要用支架连接和固定子管与外套母管的位置,因此其生产步骤较烦琐且原料耗费量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构件少,外套母管管径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多孔集束护缆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新型多孔集束护缆套管,包括外套母管、置于外套母管内的多根集束子管和用于两管之间连接的管道连接件,所不同的是:所述子管挤塞于外套母管内并固定。
由于本新型多孔集束护缆套管的外套母管在内置子管大小、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比原有的外套母管管孔小,因此可节省原材料30%左右;又由于子管与子管之间及子管与外套母管之间相互挤紧固定,省略了支架,因此减少了构件,即减少了生产步骤和生产成本。
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是带有承插扩口和管堵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
图2是子管孔径相同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子管孔径不同的实施方式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套母管内孔壁上带有子管槽的实施方式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子管内孔壁上带有定位凸筋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套母管内孔壁上和子管外壁上带有定位凹槽和定位凸筋配合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7是外套母管内孔壁上带有凹槽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单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子管孔径不均匀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带有定位销和定位孔的管堵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带有定位凹凸块和定位管脚的管堵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带有定位凹块和定位管脚的管堵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带有定位凸块和定位管脚的管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带有柱形定位管脚的管堵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带有环状定位管脚的管堵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一种可分离定位管脚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又一种可分离定位管脚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又一种可分离定位管脚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又一种可分离定位管脚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又一种可分离定位管脚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又一种可分离定位管脚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又一种可分离定位管脚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装配图;
图24是带定位凹槽的扩口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弹性密封圈承插扩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带橡胶密封圈接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图8、图9,为本实用新型最简单最典型的实施方式,是在外套母管中放置多个子管2,子管2是彼此挤塞于外套母管1中,为了使子管2在外套母管中的位置更固定,也可附加胶粘、电熔、打入销钉等方式进一步固定。子管1的横截面可以是各种形状,但目前最易生产的是通用的圆形管;各子管2可如图2、图8所示大小均匀,也可如图3、图9所示组合,也可有大小不等的任意组合形式;子管2的内孔既可以是光孔,为便于穿缆,子管2内孔中也可开设有凸凹槽。外套母管1的内孔壁既可为光孔,也可如图开设有与子管2外壁大小、形状相应的子管槽4,以便组装时子管2穿过并固定;还可以在外套母管1的内孔壁上开设定位凹槽5或定位凸筋3,在这种情况下,与之相邻的子管2外壁上也可相应地开设有定位凸筋3或定位凹槽5,且子管2上的定位凸筋3或定位凹槽5与外套母管1内壁上的定位凹槽5或定位凸筋3对应配合固定彼此间的位置;同样子管2之间也可用凸筋3和凹槽5相配合的方式固定,为了进一步固定子管2之间及子管2与外套母管1之间的位置,本实用新型还附有管堵6封堵于管口,管堵6上开设有与子管2数量相同,大小及位置相应的子管定位孔10,以方便缆线通过。子管定位孔10的大小可设计为与子管2外壁大小相等,以让子管2穿出管堵6,也可设计成有止口15的形式,防止子管2穿出,仅将子管2逐个卡于管堵6上。为了使管堵6将子管2卡得更紧,管堵6的内端面上还带有可插入管缝之间的定位管脚7;定位管脚7可与管堵6连为一体,也可为彼此分离的结构;定位管脚7的大小与形状既可与管内缝隙的大小、形状相应,安装时定位管脚7将外套母管1内孔与子管2外壁之间的缝隙全部填满,定位管脚7也可设在几个位置,只要达到将子管2与外套母管1的位置固定既可。为了便于安装固定,且使子管孔对齐,管堵6的外端面上可设置定位销8和定位孔9,也可将其外端面设计为彼此对应的定位凹凸块11,也可与外部连接件配合,以定位凸筋和定位凹槽的形式使两截套管之间固定并使彼此的子管孔对齐,此时连接件的内壁上开设有定位凹槽或定位凸筋,与之相应管堵6带有裙边14,且裙边14上设有与连接件上的定位凹槽和定位凸筋相对应的定位凸筋或定位凹槽。两套管之间可以用连接套筒12连接,为了减少构件、节省原料,本新型套管的连接件可以以管端承插扩口13替代,将承插扩口端与非扩口端承插套接,既可实现连接。承插扩口13内壁同样可开设相应的定位凹槽或定位凸筋。为了达到密封的效果,承插扩口13或连接套管12的两端可以开设放置密封胶圈的凹槽,并在凹槽内放置密封圈16。当然,本新型套管之间的连接还可以是胶粘、电熔、攻丝等方式。为了加固或者密封,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之间的连接也可采用胶粘、压紧配合、热胀冷缩配合、电熔、打入销钉、攻丝等方式。为了穿缆时便于区分,也可将管堵6外端面设计成带放置色环孔的平面或打印有区分子管标记的端面;或将子管做成各种易于区分的颜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市第二塑料厂,未经桂林市第二塑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44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