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板替换式木框无效
申请号: | 00244138.1 | 申请日: | 200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406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1 |
发明(设计)人: | 多多罗行正;周精兵;童国定;阮建锋;谢荣峰;刘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森木业(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M3/00 | 分类号: | B27M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洪长 |
地址: | 31547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替换 木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制品制造、加工领域,是一种内板可替换式的木框。
众所周知,木制品加工成型后其框架均为一个固定件,是不可随意拆换的。如果,必须拆换也得花费许多工序。因此,内板替换式木框的结构是鲜为人知的一种技术。专利号93224654.0,向社会披露了一种“框架组合式展示板”,该展示板的特征在框架截面为有卡槽的空腹形;每根框架组合件的两端切角为45度;框架由直角形的连接插件连接固定,插件的截面形状与框架截面的腹腔形状相同;面板由卡条卡紧并定位于卡槽内。这种框架组合式展示板解决了携带不便的问题,能多次重复使用。但欠佳之处是拆下须保持框架两端的平行度,如多次拆装其间隙将增加,稳固性也许会下降,再则,使用场所较为局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一种应用面较广的内板替换式木框,以解决木框的内板,家具、厨具的门板、门框、侧板、抽斗定型后,不易替换的问题。尤其,较高档的木制品,易损耗部位方便拆卸,提高其使用寿命。
上述目的设计方案是这样的:它在内板替换式木框中设置固定框和插片,插片设有正面插片和背面插片两种结构。在固定框内侧面开设凹形槽,内板安插于该凹形槽中,再将带有凸肩的插片插入,由螺钉固定。更换内板时拧去螺钉,抽动插片即可。
这种木框结构的优点是,内板抽动配合易于安装,能节省工时;改变了内板用压条固定的传统安装方式,外形美观;内板拆卸方便,可随意替换,为用户提供选择多种款式内板的条件;能提高家具、厨具的整体效果和产品档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图4是图1A向放大,正面插片呈平面形组装的构造示意图;
图5是图1A向放大,正面插片呈R形组装的构造示意图;
图6是图1A向放大,正面插片呈V形组装的构造示意图;
图7是图1的A-A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3的B-B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1正面插片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10是背面插片立体状态示意图。
序号:1、固定框,2、正面插片,3、内板,4、螺钉,5、平面形,6、R形,7、V形,8、背面插片,9、背面固定框。
现参照以上示意图,并结合实施例将其特征作进一步描述:图1至图9所示的内板替换式木框由固定框1、正面插片2、内板3所组成,固定框1内侧开设凹形槽,在正面插片2两端设有凸肩,正面插片2的凸肩是嵌入固定框1的凹形槽中,该两者组装时构成呈平面形5(如图4)、R形6(图5)、V形7(图6)三种木框结构,内板3四面插端是弧形过渡与固定框1嵌插相接该内板呈带凸形的。而背面插片8与背面固定框9组装后的内板只能是平板状。
实施例:木板替换式木框是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专业工厂才能生产的一种产品,其木料为较高档次,并经定形预处理工序,才能进行加工。固定框先铣出凹形槽,门框整体组装后,在上槽档或下槽档的正面或背面,用木制品类数控铣床铣去“插片”大小的插入口,再配上插片,固定框凹形槽与插片的凸肩间隙仅为几个微米。打好固定螺丝孔,最后进行油漆,仅露出螺钉的旋紧口,以便作拆卸之备用。所述的正面插片和背面插片,是在下槽档中用数控铣床铣削掉的一半高度的下槽档,而另一半与固定框连为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森木业(宁波)有限公司,未经达森木业(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41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