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冠形易拉瓶盖无效
申请号: | 00244080.6 | 申请日: | 200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4294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9 |
发明(设计)人: | 臧金涛;谢荣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克拉斯易拉瓶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1/40 | 分类号: | B65D41/4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61009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冠形易拉 瓶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瓶的冠形瓶盖,尤其涉及一种易拉冠形瓶盖。
传统的冠形瓶盖用于啤酒、饮料的封口包装上,需要借助开盖工具才能开启瓶盖,无开盖工具开盖时很不安全,也不方便。九十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研制易拉瓶盖,但目前的易拉瓶盖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安全性,一类易拉瓶盖的拉口处为毛边,拉启时容易拉伤手;二是实用性,一类易拉瓶盖压痕形状设计不合理,拉启时需要较大的拉力;三是经济性,一类易拉瓶盖的成本太高,不利于推广。因而,尽管已有多种易拉瓶盖问世,但尚未大量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开启力小,且成本较低的新型易拉瓶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设计一种由马口铁冠形盖、马口铁拉环、密封垫圈组成的冠形易拉瓶盖,拉环为“水滴”形环体,在拉环的中部设有一助磁块,拉环滴点处通过铆钉铆接在冠形盖上,在冠形盖上设有隐形切痕,切痕的一边与铆钉外缘垂直相切延伸至盖切莫尔边,一边与铆钉外缘成夹角延伸有一段圆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拉环内外为全包式,即拉环边缘处均为内折。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瓶盖开启时,将拉环折弯90°-120°角,利用杠杆原理撬开铆钉周边的隐型切痕,然后撕拉,一边至切莫尔边断开,一边顺弧状压痕形成顺拉式,使盖体轻松脱落;且全包式拉环,可有效避免划手;同时,环形拉手中部的椭圆形助磁块,使灌装机磁铁卡口能更好的保证瓶盖就位居中,不致出现偏压现象。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附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局剖图;
附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盖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A、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开启过程图a;
附图4B、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开启过程图b;
附图4C、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开启过程图c;
附图4D、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开启过程图d;
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马口铁冠形盖(1)、马口铁拉环(2)、密封垫圈(4)组成。拉环(2)为“水滴”形环体,在拉环的中部设有一助磁块(21),拉环滴点(22)处通过铆钉(3)铆接在冠形盖体(1)上,在冠形盖体(1)上设有隐形切痕(11),隐形切痕(11)一端与铆钉(3)外缘垂直相切延伸至盖切莫尔边(12),一端与铆钉(3)外缘成45延伸有一段圆弧(13)。拉环(2)内外为全包式,即拉环边缘处(23)均为内折。
如附图4所示,瓶盖开启时,将拉环(2)折弯90°-120°角(附图4A);利用杠杆原理撬开铆钉(3)周边的隐型切痕(11)(附图4B);撕拉隐形切痕(11),一端至切莫尔边(12)断开,一端顺弧状压痕(13)形成顺拉式,使盖体轻松脱落(附图4C、附图4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克拉斯易拉瓶盖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克拉斯易拉瓶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40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接式座具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管的连接头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41-00 帽,例如顶盖、隆起密封件,即具有与颈部或确定倾注口的壁或出料口的外圆周接合部分的元件;用于封口件的保护性帽状盖,例如金属箔或纸的装饰性盖
B65D41-01 . 特别适用于容纳多种号码的
B65D41-02 . 没有刻痕线、撕裂条带、签条或类似的开启或拆开装置的帽或帽状盖
B65D41-32 . 带有刻痕线、撕裂条带、签条或类似的开启或拆开装置,例如便于形成倾注口的帽或帽状盖
B65D41-62 . 用于封口件的辅助保护性帽状外盖
B65D41-34 ..有螺纹的或类似的帽或帽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