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元件包装卷带的改良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00243974.3 | 申请日: | 200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4332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06 |
| 发明(设计)人: | 彭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志敏 |
| 主分类号: | B65D73/02 | 分类号: | B65D73/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南港***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元件 包装 改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是与包装卷带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电子元件包装卷带的改良结构。
按,高科技电子产业的电子产品(如晶片)是以轻、薄、短、小为制作方向,其等并于制作完成且经过裁切分割成一定大小的体积后,为避免电子产品受到刮伤或碰损,以及利于运送,因此,该各电子产品将被收容于一包装卷带的容置空间内,藉以妥善收藏并达到保护的效果者
前述包装卷带的尺寸规格并为电子工业标准协会(EIA)制定规范,而该包装卷带是有以特殊用纸制成,或是以塑胶材质成型者,惟其等各具有若干缺失,以下兹就各类别的包装卷带结构及其缺失叙述:
首先,就一种纸制的卷带1叙述,如图1、图2所示,该卷带1具有一适当的厚度,且其上依循卷带传输的方向等距排设有多数个贯穿的圆形穿孔1a与透孔1b,其中,该各穿孔1a是供一种针轮机构穿设以带动该卷带1于一作业线上往前传输,而该卷带1底面贴设有一第一薄膜2,用以封闭该各透孔1b的底部,藉此以防范放置于透孔1b内的电子元件A掉脱,随后,再于该卷带1顶面辅设有一第二薄膜3,其将电子元件A确实封藏于该卷带1的透孔1b位置,如此,方便已包装有电子元件A的卷带1缠绕收藏于一轮盘4上;
而卷带1于传输过程中,为侦测其透孔1b内是否确实放置有该电子元件A,遂于作业线上将一感知器的发射端与接收端分别设置于对应该透孔1b位置的下方与上方处,其利用自发射端发出的射线信号穿透该第一薄膜2时,若射线遇到该电子元件A,则接收端收受不到该射线信号,其将据以判断出该透孔1b内放置有该电子元件A,反之,则射线信号可为该接收端所收受,其侦测得透孔1b内未能顺利放置有该电子元件A:
是以,该习用纸制卷带1的透孔1b以透空方式呈现是为便利感知器的侦测,也因此,该卷带1底面必须再贴设一层可为射线穿透的第一薄膜2,藉以避免电子元件A自该处掉脱,然,该第一薄膜2的贴设将增加包装制程上的步骤与不便。
另,请再参阅图3、图4所示,是为一种以塑胶材质(如PET、PS、PC等)制成的卷带5,该卷带5上具有多数个穿孔5a可供针轮机构牵动,且卷带5上凹置有多数个承置槽5b以供电子元件A放置,再于该卷带5顶面辅设有一上胶带6以封藏该电子元件A并防止掉脱,又,该各承置槽5b底部具有一透孔5c,用以供感知器的射线穿透,其侦测作用是与前述同,容不赘述,而该卷带5再缠绕于一轮盘7上为收置;
诚然,该塑胶制卷带5可供容置电子元件A且不需再于底面另行贴设一薄膜层,惟,其仍存有以下的缺失:
1.该塑胶卷带5的承置槽5b不易制作成微小的槽孔,其对于类似晶片等的微小电子元件而言,显得相当不适用。
2.该塑胶卷带5会有静电效应产生,当收藏于承置槽5b内的电子元件A欲取出时,容易因静电产生的吸附关系而使得电子元件A会黏于上胶带6或有静电波动情形产生。
3.该卷带5的承置槽5b是呈下沉凹设,因此,其凹设的深度将于二相邻承置槽5b的间衍生一空隙,其造成可缠绕在该轮盘7上的卷带5总长度缩减。
有鉴于此,本案创作人乃经详思细索,并积多年从事电子零组件的包装制作及开发经验,终而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件包装卷带的改良结构,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且成本降低。
又,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件包装卷带的改良结构,其可供感知器感测电子元件是否妥善收置。
缘以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元件包装卷带的改良结构,该卷带为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的纸带,且卷带上依循卷带传输的方向排列有多数个贯穿该顶、底面的穿孔,以及多数个底部未穿透该底面的承置孔,该各承置孔是供承载电子元件使用。
其中该卷带上的各承置孔内于放置电子元件后,再于卷带顶面上覆贴有一防止电子元件掉脱的薄膜。
其中该卷带上的穿孔与承置孔是以整列且等距设置。
以下,兹列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下列图示详细说明于后,其中:
图1为习用纸制卷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习用纸制卷带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习用塑胶制卷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习用塑胶制卷带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志敏,未经彭志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39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涌制动器
- 下一篇:不对称槽榫拼接复合木地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