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返式履带输送机烘箱无效
申请号: | 00243834.8 | 申请日: | 2000-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807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06 |
发明(设计)人: | 文思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思仁 |
主分类号: | F26B17/08 | 分类号: | F26B1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2754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返 履带 输送 烘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接利用热风低温安全烘干农作物的鲜秸秆、秧蔓以及鲜牧草和筛选出的树叶等绿色植物的专用烘箱。生产的叶绿粉作为一种新型绿色饲料的原料。
上述新鲜植物加工出来的叶绿粉,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优其含有较高的天然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有效营养素,是配合饲料的优良添加剂,不但降低配合饲料的成本,而且可以节省大量饲料用粮。用绿色饲料饲养的家畜、鱼类等产品属无公害型,产品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日本在八十年代就使用绿色饲料饲养家畜,产品深受人们的欢迎。绿色饲料是饲料的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生产叶绿粉一般采用比较现代化的设备和手段,投资大,耗能高,叶绿粉的生产成本太高,企业亏损,生产难以维持,影响了叶绿粉的开发利用。北京陆地绿色植物开发中心,根据上述情况研制了一种结构简单、耗能低、投资省、移动方便、操作简单的小型转桶式烘干机(专利号:93216050.6)。经过生产试用,该设备生产过程物料的装卸全靠手工作业,辅助时间过长,影响产量,单台机一昼夜生产叶绿粉不足一吨。产量太小,产品成本相应较高,无利可图,影响绿色饲料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没有规模也就没有效益,因此市场需要提供一种生产过程机械化,结构简单容易制作,耗能低,效率高,投资省,操作简便,符合国情的烘干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烘干专用的烘箱。生产过程物料的输送全盘机械化,即烘箱内部加工物料的输送过程是利用特制的带孔的履带输送机实现的。单台加工叶绿粉的能力有每天5吨、10吨或更大的系列产品。
目前正逢防沙治沙,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的高潮。鼓励当地农牧民因地制宜的广种优质牧草和树叶能作绿色饲料用的林木,待收割季节时大量收购鲜牧草和树叶加工成各种叶绿粉(植物天然添加剂),就地配合秸秆粉制成绿色饲料,推广圈养、舍养牛、羊等草食动物的模式。向市场提供优质的牛羊肉。同时使草场得到保护和发展。鲜牧草经加工后成倍升值,较大幅度的提高群众的经济收益,走一条脱贫致富的捷径。增加群众的收入调动了种树植草的积极性,才能保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烘箱、履带输送机和配套的热风炉等组成。烘箱的箱体采用拼装式,方便运输和组合。箱体板块衬有保温层,可以充分利用热能。履板是槽形的,便于承载物料。板上均布小孔,热风通过这些孔来吹干物料。履板两端还装有滚轮,保证履板平稳地沿着导轨运行。用托架将履板与链条联结,由链轮驱动。热源采用目前国内生产的高效热风炉,进入烘箱底部的温度约九十度,属低温安全烘干。自动控制鼓风机的启动和停止来保证需要的温度。
将鲜秸秆和牧草等绿色植物加工成叶绿粉,为了尽可能的保存植物原有的营养成份,经过反复试验,采用了低温烘干过程,即加工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慢速烘干,不能采用高温快速的办法。本实用新型采用慢速输送物料达到物料烘干所需要的时间。为了缩短烘箱的长度和充分利用热能,将物料输送过程从上往下按一定的间距重叠起来,即多台输送机立面折返式布置。上下两台输送机的运行方向相反,物料从上往下形成接力式输送,实现了物料在较短的烘箱里运行较长的距离而达到所需的烘干时间。由于上下反向接力输送,物料产生翻转,这有利于物料的烘干。热风是由烘箱的底部往上升起,使分层的物料烘干比较充分。鲜物料从上往下输送,上部含水分较大的物料经烘干排出的水气可以较快的从上面排出箱外。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子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专用烘箱的立面图。
图2是图1的I——I剖面图。
图3是履带输送机结构图。
图4是图3的II——II剖面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料口1、箱体2、履带输送机3、出料口4、传动系统5,经过揉弹晾晒后达到要求含水分的物料输送到烘箱的进料口(1)将物料均匀地散铺在箱体(2)里的履带输送机(3)上。履带输送机将物料慢速送入烘箱内部进行折返式连续烘干,干燥达到要求后的物料从烘箱底部的输送机运至出料口(4)排出箱外,完成整个烘干过程。传动系统(5)采用一套驱动装置通过链传动带动多台输送机的方式,有利于多机同步运行。
如图3、图4所示,履带输送机包括驱动链轮6、链条7、托架8、槽形履板9、滚轮10、导轨11、传动链轮12、轴承13、传动轴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思仁,未经文思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38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高压脉冲微胶囊制备仪
- 下一篇:X射线照相检验用叠厚承载试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