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冻堵定压放气阀无效
申请号: | 00243729.5 | 申请日: | 200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4345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13 |
发明(设计)人: | 马希良;孙家谦;杨洪强;孙胜洲;关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 |
代理公司: | 石油工业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金杰 |
地址: | 30028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冻 堵定压放 气阀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油田地面套管的防冻堵定压放气阀。
目前,油田采用的井口放气方式有人工定压或定时放气及定压放气装置自动控制放气几种方式,它们没有设置热传导系统,定压放气装置又分井下助抽单流阀定压放气装置和地面套管定压放气装置,由于抽油井套压比较高(一般在8Mpa以上),人工闸板控制套压生产难度较大且套管闸门容易出现损坏;而以前使用的地面套管定压放气装置比较适用于低套压井,在高套压井上应用时经常发生定压放气阀冻堵,失灵。而井下助抽单流阀使用寿命有限(一般为半年左右),且损坏更换时必须作业才能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确控制套压、保持合理沉没度、减少气体对泵效影响,且防止放气阀冻堵现象的防冻堵定压放气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保温套丝堵1、保温套2、丝堵3、阀体4、压缩弹簧5、针形阀6、进气孔7组成,保温套2的端口有保温套丝堵1,保温套2内有阀体4,阀体4内有丝堵3、压缩弹簧5、针形阀6、进气孔7。
丝堵3置于阀体4的端部。
丝堵3与针形阀6之间有压缩弹簧5。
进气孔7置于阀体4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根据油井的生产实际状况,人工调整设定压力;通过合理的控制套压,减少气体对泵效的影响,提高泵效,增加油井产量;有加热保温装置,防止因冻堵造成放气阀失灵现象的发生,确保放气阀的工作正常;设有易损件且维修更换简单,维修费用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是由保温套丝堵1、保温套2、丝堵3、阀体4、压缩弹簧5、针形阀6、进气孔7组成,保温套2的端口有保温套丝堵1,保温套2内有阀体4,阀体4内有丝堵3、压缩弹簧5、针形阀6、进气孔7。
丝堵3置于阀体4的端部。
丝堵3与针形阀6之间有压缩弹簧5。
进气孔7置于阀体4的顶端。
通过预先旋紧丝堵3使弹簧5受到一定的预压力,压紧针形阀6,使之关闭,当套压对针形阀6的作用力大于弹簧5对针形阀6作用力时,针形阀6被打开,套管气被放出。随着套管气的排放,套压逐渐下降,当套压对针形阀6的作用力小于压缩弹簧5对针形阀6的作用力时,针形阀6被关闭,套管气停止排放,这样就可以通过调节丝堵的旋紧程度来调节放气压力,实现套压的定压放气。
利用井场炉加热后的井出液,通过循环进入放气阀保温套2,对放气阀进行加热保温,提供气体扩散所需的热量,达到防冻的目的。
丝堵3反扣安装于阀体4的尾端,用于压缩压缩弹簧5,以达到定压开启针形阀6的目的。
阀体4用于把丝堵3、压缩弹簧5、针形阀6、进气孔7连接在一起,并连接到放气阀保温套2上。
压缩弹簧5置于丝堵3及针形阀6之间,通过旋紧丝堵3来压缩压缩弹簧5,使压缩弹簧5压紧针形阀6,关闭进气孔7,当套压作用于针形阀6上的压力高于弹簧5作用于针形阀6上的压力时,针形阀6打开,套管中的气体通过进气孔7进入阀内。
针形阀6被压缩弹簧5压紧在进气孔7上,起到开关进气通道的作用,进气孔7装于阀体4顶端,用于控制气流过孔道,并与针形阀6配合,达到开关进气通道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37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健脑增视保健器的眼镜
- 下一篇:弹力丝机卷绕成形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