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轮式垃圾斗无效
申请号: | 00243594.2 | 申请日: | 2000-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312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23 |
发明(设计)人: | 潘勇;胡玉叶;潘炯;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勇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明霞 |
地址: | 46633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轮 垃圾 | ||
本实用新型为垃圾斗特别是滑轮式垃圾斗,涉及输送家庭类垃圾的垃圾容器领域。
目前常见的垃圾斗由外门、斗体与内门组成,使用时将外门打开,将垃圾放进带斜度的斗底,使垃圾通过自重滑向并撞开内门而进入楼层共用垃圾通道排出。由于此类垃圾多为散装的轻料撞击力小,如果潮湿又易于粘附在斗底影响斗体的通道顺畅,从而导该垃圾斗的内门启闭不完全、斗体通道易于堵塞。另外,该垃圾斗的外门与斗体突出于墙体,外观臃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斗特别是滑轮式垃圾斗,能有效地避免垃圾的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减小垃圾斗的外门与斗体的外观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垃圾斗特别是滑轮式垃圾斗,包括底面为斜面的斗本体、带把手的外门、内门,其特征是:外门与内门分别与斗本体的上部连接,斗本体内的一侧设有滑槽,滑槽内放置有滑轮,该斗本体内的下部放置有活动斗体,活动斗体的下部与斗本体的两侧分别连接,外门内的一侧连接有两导杆,该两导杆分别与活动斗体的上部、滑轮连接,滑轮还通过与其相连接的另一导杆与内门内的一侧相连。
可以在斗本体内的另一侧对称处再设一滑槽及相应的滑轮,在上述外门内的另一侧对称处亦连接两导杆,该两导杆分别与上述活动斗体上部的对称处、相应的滑轮连接,本滑轮亦通过与其相连接的另一导杆与上述内门内的另一侧对称处相连。
可以使活动斗体的上部与导杆连接处的孔为长圆形(图1件13处的单点划线所示)。
可以在内门的外壁连接一层橡胶板(图2件2处的双点划线所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滑轮装置使内外门及活动斗体同时完全开启,有效地避免垃圾的堵塞。
2.当本垃圾斗闭合时,活动斗体及滑轮、导杆全部收入砌在墙体18内的斗本体内部(见图5所示),不但更便于垃圾向楼层共用垃圾通道19的倾倒,而且垃圾斗不再突出于墙体、结构紧凑有利于外观的维护和美化,不再占用楼道的空间有利于人和大型物件的通行。
在斗本体、内门、外门及活动斗体的另一侧对称处再设置一套滑轮装置及相应的各导杆,可使垃圾斗启闭时受力均衡,避免偏载,利于更平稳地运行。
孔为长圆形可使垃圾斗的启闭更为灵活。
内门的外壁连接橡胶板可使内门具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并使噪音减小。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滑轮式垃圾斗开启时的立体示意图,图中的双点划线为斗本体内的另一侧对称处设置滑道装置时的相应导杆;
图2为图1的纵向剖视平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滑轮俯视示意图;
图5为砌筑在墙体内的滑轮式垃圾斗闭合时的外形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一种滑轮式垃圾斗(如图1所示),包括底面4为斜面的斗本体16、带把手的外门1、内门2,外门与内门分别通过铰链11、10与斗本体的上部活动连接,斗本体内的一侧(此时为右侧)竖向设有滑槽15,滑槽内设置有可滑行的滑轮5,滑轮由四个车轮20(图3所示)及车轮架21组成,该斗本体内的下部放置有活动斗体3,活动斗体的下部与斗本体的左右侧分别通过铰链14活动连接,外门内的右侧通过铰链12活动连接有两导杆7、6,该两导杆分别与活动斗体的上部(通过铰链13)、滑轮活动连接,滑轮还通过与其相连接的另一导杆8与内门内的一侧(此时亦为右侧)通过铰链9活动相连。
使用时,通过设在外门外壁的把手17将外门打开,在打开的同时,藉助导杆6带动在滑槽内向上运行的滑轮5及导杆8、藉助导杆7带动活动斗体3,而分别将内门及活动斗体同时打开,并使斗本体与活动斗体的底面形成一利于垃圾倾倒的斜坡。使用完后,在关闭外门的同时亦将内门及活动斗体收入斗本体中(见图5所示),滑槽内的滑轮亦回复至原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勇,未经潘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35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