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交换器无效
申请号: | 00242761.3 | 申请日: | 200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410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1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牧男;田中俊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3/30 | 分类号: | F24F1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侯佳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
如图1所示,天花板嵌入式空调装置一般具有:设于天花板C的开口部S的装置主机体1,以及安装在该装置主机体1的下部的装饰面板2。上述装置主机体1的外壳3形成为下侧开口的箱形。在该外壳3的内侧贴有隔热材料4。另一方面,在上述外壳3的内部设有:由沿着外壳3的侧面设置成大致环状的热交换器20,在热交换器20的内侧从下方吸入空气、朝热交换器20并向侧面吹出的送风机5,以及在送风机5的吸入侧设置的喇叭口6。在上述热交换器20的下方设有接收冷凝水的排水盘7,在该排水盘7与隔热材料4之间形成有吹出空气通道8。
上述空调装置中的热交换器20为板式翅片盘管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20系围绕送风机5而形成筒状。但是,以往的热交换器20具有热交换效率差的问题。
就是说,上述热交换器20是由内侧的第1热交换部件和外侧的第2热交换部件重叠构成。上述的第1热交换部件和第2热交换部件由多个传热管贯穿纵长的多个翅片形成。这种传热管系沿上下排列。
而且,上述多个传热管的后端通过圆弧状的管接头与每个热交换部件连接。
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在上述第1热交换部件a中,最上段的传热管和与该管相邻的下方的传热管通过管接头c连接,传热管被依次连接。
另外,上述第2热交换部件b与第1热交换部件a相同。即在上述第2热交换部件b的最上段的传热管和与该管相邻的下方的传热管通过管接头c连接,传热管被依次连接。
所以,上述管接头c为上下纵向设置。由于热交换器20的这种结构,制冷剂是在每个热交换部件b,c的2根传热管中流动之间进行蒸发和冷凝。
另一方面,由于空气从第1热交换部件a穿过第2热交换部件b,故在第1热交换部件a中与制冷剂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在第2热交换部件b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其结果是以往的热交换部器20存在热交换效率差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高热交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具有多个传热管32、42贯穿多个翅片31、41构成的多个热交换部件30、40,各热交换部件30、40被弯曲成筒状,以使前端和后端靠近并在1个热交换部件30的外侧重叠有另一热交换部件40,其特点是,上述各热交换部件30、40的前端面33、43和后端面34、44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1个热交换部件30的传热管32和另一热交换部件40的传热管42通过圆弧状的管接头50连接。
另外,上述管接头50也可以斜向连接1个热交换部件30的传热管32及另一热交换部件40的传热管42。
此外,上述第1热交换部件30的外侧重叠有第2热交换部件40,在上述第1热交换部件30和第2热交换部件40中的多个传热管32、42沿上下方向排列成1列,上述管接头50也可斜向地连接第1热交换部件30的传热管32和第2的热交换部件40的传热管42。
即,在本实用新型中,系从1个热交换部件30经由另一热交换部件40配置有上述管接头50。其结果是制冷剂在经由2个热交换部件30、40并在2根传热管32、42内流动中进行蒸发或冷凝。
而且,例如在第1热交换部件30中流动的空气大致均等地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第1热交换部件30的空气在第2热交换部件40中与制冷剂进行大致均等的热交换。
所以,如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各热交换部件30、40中空气和制冷剂进行大致均等的热交换,故能提高热交换效率。
特别是,当第1热交换部件30的外侧重叠有第2热交换部件40时,空气和制冷剂在第1热交换部件30和第2热交换部件40中进行大致均等的热交换。其结果是能提高整个热交换效率。
附图简单说明:
图1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装置的纵剖面图。
图2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的俯视图。
图3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的主视图。
图4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的后端面的端面图。
图5为表示以往的热交换器的后端面的端面图。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另外,本实施例是将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适用于天花板嵌入式空调装置,由于该空调装置已如上所述,故详细说明从略(参考图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热交换器20为围绕送风机5形成筒状的板式翅片盘管热交换器。
上述热交换器20是由第1热交换部件30和第2热交换部件40重叠构成。即上述第1热交换部件30被设置于内侧,在该第1热交换部件30的外侧重叠着第2热交换部件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27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