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镶嵌式托槽定位器无效
申请号: | 00242180.1 | 申请日: | 200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414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8 |
发明(设计)人: | 章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卫国 |
主分类号: | A61C7/00 | 分类号: | A61C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皓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镶嵌 式托槽 定位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临床口腔正畸用的镶嵌式托槽定位器。
临床口腔正畸的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的是方丝弓或直丝弓矫治牙颌的技术,其过程为,先在患者的牙齿上作标记,确定位置,再将方丝弓或直丝弓托槽粘贴在该标记处的位置上,然后在托槽上串钢丝,并通过各种辅助装置,来逐步调整牙齿的排列位置及角度,应用此二种方法欲获得理想矫治效果,则必须准确地进行托槽定位和粘贴。目前,国内外临床中用于作托槽定位的装置有十字星型托槽定位器和杆式托槽定位器,前者如图1所示是由一个十字形的板架、四个端上各自装有垂直于板架的带定位针的立柱构成的,其每个立柱上定位针的高度是固定的,也即是一把十字星型托槽定位器仅有四个不同的尺寸,后者如图2所示,是中间为把手,两头是叉形其每端各有三个叉齿,中间叉齿为基准齿,两侧的叉齿是定位叉齿,定位叉齿与基准齿的间距各不相同,同样的一把也只有四个不同的定位尺寸,尺寸要求越多,一套的数量也越多。应用时,首先由操作者在患者的临床牙冠上定位做出标记如图3所示,然后再根据标记粘贴托槽。由于每人的牙齿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的各颗牙齿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此方法,常因施用者摆放托槽定位器的角度不同而影响托槽的定位,并且定位标记和粘贴分两次完成,繁琐费时准确性又差,尤其前磨牙因位置特殊,托槽定位器易被口角挡住,操作也很不方便如图4所示,目前市售的此类托槽定位器系金属制成,国产的每套壹佰多元,美国3M公司生产的托槽定位器每套两仟多元人民币,价格昂贵。为此,许多口腔正畸医师往往根据个人经验,用目测法来判定托槽粘贴位置,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矫治效果。
为了克服传统的托槽定位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和设计了一种与托槽一一对应,适用性好,定位准确,使用方便的镶嵌式托槽定位器。
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用水平杆1和竖直杆2交叉重叠连接构成,其正面投影呈直角的“十”、“T”字形或者不为直角的“十”、“T”字形,并在其竖直杆2表面上设置长度尺寸的标记即可;当然,该长度尺寸的刻度标记也可以是用不同颜色相间的分格尺度标记;而其整体可以是采用非金属的弹性材料制成;该非金属弹性材料还可以是硅橡胶类弹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镶嵌式托槽定位器与传统的托槽定位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依附在托槽上对应配套使用,无须选择和测位标记,使定位粘贴可一次完成,准确性提高,确保了牙畸形矫治效果和质量;体积较小,使用方便,设有刻度标记,操作简单,省时方便,且为一次性使用的器械。
附图说明
图1是十字星型托槽定位器的示意图
图2是杆式托槽定位器的示意图
图3是十字星型托槽定位器使用示意图
图4是杆式托槽定位器的使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与托槽配套一起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与托槽配套一起的左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与托槽配套一起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与托槽配套一起的主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与托槽配套一起的左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5至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镶嵌式托槽定位器是配套方丝弓托槽使用的。采用硅橡胶经硫化制作而成,具有良好的弹性,每套二十只,分别以不同的尺寸配合不同牙位的托槽。定位器由水平杆1和竖直杆2组成,水平杆1和竖直杆2重叠交叉成直角的“十”字,其轴线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水平杆1的长度,宽度及厚度与相应的托槽3水平槽沟3l两翼间长度,宽度和深度相吻合,竖直杆2为一宽度、厚度均为1毫米的立柱体,其轴线与托槽3垂直沟32的中心线重叠,且与方丝弓托槽的基底面33平行。其竖直杆2上端长2毫米左右,下端长5.5毫米,上着不同颜色相间的尺寸刻度标记,分别与水平杆的下侧边缘相距2毫米、2.5毫米、3毫米、3.5毫米、4毫米、4.5毫米、5毫米及5.5毫米。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卫国,未经章卫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21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