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制动器无效
申请号: | 00241894.0 | 申请日: | 200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296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9 |
发明(设计)人: | 俞朝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朝尧 |
主分类号: | F16D65/34 | 分类号: | F16D6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山东省滕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制动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制动器技术领域。
目前使用的电磁制动器占据空间大,制动力矩小,控制时间不够准确,无退磁电路造成磁铁有剩磁使控制动作产生误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电磁制动器,在电路部分设计有延时电路和退磁电路,在制动器部分中,在皮带轮凹槽处固定有衔铁,对应着电磁吸盘的电磁线圈使整个结构简单紧凑,控制准确可靠,制动力矩大。
本实用新型使这样实现的:皮带轮1固定在主轴7上,支承盖板5套在主轴7上并固定在机壳6上,皮带轮1上固定有衔铁2,电磁吸盘3通过键8插入支承盖板5上,在电磁吸盘3内有电磁线圈4对应着衔铁2,电磁吸盘3端面上固定有摩擦片12;电源9分别连接控制执行电路10和延时电路11,控制执行电路10连接延时电路11,控制执行电路10连接电磁线圈4。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电路控制部分和制动器部分构思新颖合理,设计巧妙简单紧凑,制动力矩大,控制准确可靠,每次制动后磁铁无剩磁,制造成本低。
下面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电路原理框图,图2电路图,图3制动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皮带轮,2、衔铁,3、电磁吸盘,4、电磁线圈,5、支承盖板,6、机壳,7、主轴,8、键,9、电源,10、控制执行电路,11、延时电路,12、摩擦片。
当机床正转时,接触器CJ1吸合,主电机正转。(机床反转CJ2吸合电机反转,CJ1与CJ2互锁),控制电路经变压、整流后为电磁制动器提供直流电源VDC。CJ1吸合后,CJ1-1闭合为电容C2充电,其路径为:电源正极→R1→R2→CJ1-1→D2→C2→电源负极。当集成时基电路IC的Ⅱ脚电压超过1/3 VDC时,IC的Ⅲ脚呈现低电位,ZJ工作,ZJ-1闭合为电磁线圈4(ZDT)工作做准备。
当机床停车时,CJ1-1断开,CJ1-2闭合,电磁线圈4得电(路径为:电源正极→ZJ-1→CJ1-2→CJ2-2→电磁线圈4→电源负极),电磁吸盘3产生吸力,吸引衔铁2,使得电磁吸盘3向皮带轮1滑动,摩擦片12与皮带轮1的端面摩擦产生制动力矩使主轴7停转。CJ1-1断开后,电容C2通过IC的Ⅱ脚放电,延时维持ZJ工作,当IC的Ⅱ脚电压低于1/3 VDC时,Ⅲ脚呈现高电位,ZJ释放,电磁制动过程完成。
ZJ释放的同时,ZJ-1断开,电磁线圈4因断电产生反电势通过D1、R3向电容C4反向充电。C4充电后又通过R3向电磁线圈4放电,使得电磁吸盘3产生反向磁场而使衔铁2退磁,C4放电结束后退磁完成,整个制动过程结束。
同理,机床反转停车时其过程与上述相同,重新启动机床时其停车制动过程又重复上述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朝尧,未经俞朝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18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