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泵式除湿干燥机无效
申请号: | 00240762.0 | 申请日: | 200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4547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宜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宜万 |
主分类号: | F26B5/04 | 分类号: | F26B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41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泵式 除湿 干燥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湿干燥机,尤其是整体组合热泵式除湿干燥机。除湿干燥机的用途很广,从热量来源不同可以分为电热式、蒸气加热式、燃油燃气式、热泵式等,尤其以热泵式除湿干燥机是新出现的节能和环保型干燥机,广泛用于木材、农副产品、种子、茶叶、药材、污泥、粪便等的干燥处理,更多的还用于化工、轻工、机械、仓储等领域。
由于国内的各种干燥机的效率还有待于提高,现有的各种干燥机一般是多单元组合式,较难整体组合来满足很多场合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泵式除湿干燥机,尤其是整体组合热泵式除湿干燥机,提供一种低能耗、高除湿、强干燥力的热泵式除湿干燥机,并且能适应某些封闭系统对物料进行空气循环干燥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泵式除湿干燥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风机和风道组成,其特征是上述部件以下述方式排列,在风道中,冷凝器在先、蒸发器和风机在后,冷凝器和蒸发器由2-6组并联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冷凝器、蒸发器均为板翅式换热器;此外在冷凝器、蒸发器之间设有除雾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机制如下:在机器工作时,压缩机驱动致冷和蒸发,蒸发器先凝结空气中水分、以冷凝器放热为热源加热进一步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无需外加源,如果经过除雾装置后,干燥空气的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热泵式除湿干燥机从原理上来说就是低能耗的,其能耗只是电热干燥机的1/4左右。本实用新型直接蒸发冷却又比载冷剂间接冷却减少了传热温差和载冷剂循环泵的电耗。本实用新型很容易制成整体组合热泵式除湿干燥机,多组换热器的并联提供一种对压缩机载荷的最佳选择,适应负载的变化并节能。本实用新型的除湿能力视需要而设计,一般为18-540KG/H,由于采用气-气换热性能更好的板翅式换热器等方案,单位输入功率(含风机)的除湿量为3.3-4.2KG/H,是一般除湿干燥机的2倍左右。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指标可以达到:出口空气的露点温度2-10℃,其相对湿度低到6%左右。从而与被干燥物质之间形成极大的水分子浓度差和扩散能力;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低能耗、高除湿、强干燥力的热泵式除湿干燥机,并且能适应如封闭室内对有异味的污泥进行循环干燥空气的脱水,即从封闭出口的气体又被引入干燥机的进口风道,从机器排出的是水分。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除雾器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热泵式除湿干燥机包括压缩机8、冷凝器即加热器4、蒸发器即冷却器2、风机5和风道6等组成,进风口还设有滤网1,在风道中,冷凝器在前、蒸发器和风机在后,冷凝器和蒸发器等换热器和压缩机在图2中由2组并联而成,2组小型功率机组,机组的选择与整个进风量匹配。膨胀阀7是换热器和压缩机中致冷剂循环的重要部件。实际上设有多组制冷压缩机及其循环的冷凝器4和蒸发器,各组独立,根据气温和空气湿度决定开机的机组数,亦可以根据出口处对湿度传感器的测量自动决定几组机组工作,以达到最优的节能效果。9为排水装置,即在排水管上设有一U形水封。冷凝器、蒸发器等换热器均为板翅式换热器;在冷凝器、蒸发器之间设有除雾器3。其结构示意图见图3。
图3所示,图3A为除雾器迎风正面示意图,图3B为除雾器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1是一角钢,12为一无缝钢管,13为水槽,14为挡水板,15为滤网,16为钢板,17为吊耳。挡水板是一个倾斜的斜面,既收集除雾器的水滴,又起到一个风道的作用,使经过蒸发器的气流均通过集雾器集雾。滤网是一个关键部件,是一层层密排的金属丝网或纤维丝网,网丝上并涂上涂料,较好的选择是不锈钢丝网。利用本装置可以将经冷却后空气中的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小雾滴收集并流到挡水板、水槽、并流入上述排水装置。10为风道进口,18为风道出口。
本实用新型尤其是将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风机和风道组合成一个整体,并且进风口与出风口在一条直线上。考虑到冷凝器的温度很高,因此出口气流的温度一般被加热到50℃以上,如果对出口气流的温度有要求,可以在冷凝器上另设有水冷器,通过调节水量来决定出口气流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宜万,未经张宜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07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