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齿轮犁刀传动箱总成无效
申请号: | 00240738.8 | 申请日: | 200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4416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文;吴俊卿;唐正连;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拖拉机厂 |
主分类号: | B60K17/04 | 分类号: | B60K17/04 |
代理公司: | 盐城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卫东 |
地址: | 224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传动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中小马力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旋耕机的传动箱总成,特别是全齿轮犁刀传动箱总成。
我国是世界上耕地最多的国家之一,耕作机械品种多样,且大多数是以手扶拖拉机作为动力和行走机构。现有的与中小型手扶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旋耕机,其采用链条传动结构的犁刀传动箱总成是旋耕机故障率最高的部位之一,尤其是在北方平原地带,由于土壤粘稠、土质坚硬,耕作负荷较大,链条往往过早断裂,更换频繁;且双排套筒链条的寿命普遍缩短,其强度基本上靠单节链条两侧的链板保证,而链板销轴也容易脱节而崩裂。因此,这种旋耕机的传动箱总成已不能适应当前的耕作、特别是北方地区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特别是适用于东北地区与中小马力拖拉机的配套使用的旋耕机的全齿轮犁刀传动箱总成,其传动形式全部采用齿轮传动,结构合理、简化,使传动部件与变速部件结构更加紧凑,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其主要由箱体、箱盖、主动齿轮、中间齿轮、从动齿轮、传动轴、中间轴和犁刀轴组成;箱体的内侧、箱盖的外侧均设置有加强筋;传动轴的一端置于箱体内,该端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中间轴上的中间齿轮相啮合,且中间齿轮与犁刀轴上的从动齿轮相啮合。
中间轴的一端置于箱体的盲孔中,另一端穿过箱盖的台阶孔,其上中间齿轮通过其两侧的轴用挡圈和轴承固定于中间轴上;两只轴承通过螺钉和调整垫来调整工作间隙,并用螺母锁紧,从而控制中间齿轮的轴向窜动。
主动齿轮、中间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为渐开线圆柱直齿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加工简易,机械损失小,传动速度平稳,传递扭矩大,承载能力和传递效率高,装配、维护简便,与链条式传动箱总成的通用性好,变动小,便于老用户自行换装,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特别是适用于东北地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箱体8、箱盖6、主动齿轮7、中间齿轮9、从动齿轮16、传动轴4、中间轴11和犁刀轴17组成;以全齿轮传动取代原链条传动,且增加了中间轴11,使右臂壳体1和犁刀轴17更加牢固。箱体3的内侧、箱盖6的外侧均设置有加强筋19、18;箱体3采用开口式,左侧设有两个通孔和一个盲孔,右侧由箱盖6封闭。传动轴4和犁刀轴17的右端分别穿过箱体3上方、下方的通孔置于箱体3内,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16由38#挡圈8和6308#轴承2分别固定于传动轴4和犁刀轴17上。为光轴的中间轴11,其一端置于箱体3中间的盲孔中,另一端穿过箱盖6中间的台阶孔,中间齿轮9通过其右侧的30#轴用挡圈12和6006#轴承10固定于中间轴11上;两只轴承10通过螺钉14和调整垫15来调整工作间隙,并用螺母13锁紧,从而控制中间齿轮9的轴向窜动;箱体3和箱盖6由定位销5精确定位,从而也保证了中间轴11的定位精度。主动齿轮7与中间齿轮9相啮合,且中间齿轮9与从动齿轮16相啮合。主动齿轮7、中间齿轮9和从动齿轮16均为渐开线圆柱直齿轮。
工作时,传动轴4的左端与犁刀传动齿轮组合件连接,且与变速箱内的I-R档齿轮相啮合,传递经变速箱传来的扭矩,再由主动齿轮7经中间齿轮9,带动从动齿轮16,使犁刀轴17旋转,从而进行旋耕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拖拉机厂,未经盐城市拖拉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07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