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总配线架保安接线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39728.5 | 申请日: | 2000-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24494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发明(设计)人: | 刘连冰;任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02 | 分类号: | H04Q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线架 保安 接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配套设备,具体涉及总配线架上的保安接线排装置。
传统的总配线架保安接线排,主要用来连接外线电缆和通过跳线连接到测试接线排以及通过插在上面的保安单元实现过压、过流防护功能。一般由数个单独的模块条或散件串接在安装骨架上构成一个整体模块。通过两侧面进线和跳线,占用较多的操作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的配线架保安排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进线更合理,跳线更灵活,布局更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构造一种配线架保安接线排装置包括外线模块支架组件和可安装在外线模块支架组件上的外线模块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线模块支架由上下两部分组成,通过铆钉连接且可以转动,外线模块条安装在外线支架组件上,通过内置的告警簧片15和接地簧片14与支架组件上的告警条和支架连接,外线电缆从外线模块的后部进入。
在本实用新型的配线架保安接线排装置中,外线支架组件包括有多个平行槽孔16的外线支架1,所述多个槽孔16的一端设有告警总线4而另一端设有多个用于包扎外线的线扣5。
在本实用新型的配线架保安接线排装置中,外线支架组件包括分布设置在外线支架1上的告警线6和接地线7,其中,告警线6与所述告警总线4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配线架保安接线排装置中,外线支架1通过铆钉10固定转轴使得外线支架1整体可翻转。
本实用新型的配线架保安接线排装置中,外线模块中的接地簧片14与支架1上的接地线接触连接,外线模块中的告警簧片15与支架1上的告警总线4插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配线架保安接线排装置中,外线电缆是通过支架组件,从外线模块条的后部孔穿入外线模块条并引入到卡线架的卡接缝中。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配线架保安接线排装置中外线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配线架保安接线排装置中外线模块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配线架保安接线排装置中外线模块条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配线架保安接线排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统一说明如下:1是外线支架,2是绝缘座,3是绝缘块,4是告警总线,5是线扣,6是告警线,7是接地线,8是螺钉,9是垫圈,10是螺母,11是外线模块卡线架,12是外线模块卡线座,13是卡接片,14是接地簧片,15是告警簧片,16是槽孔。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配线架保安接线排装置,包括外线支架组件(图1-2)和可安装在外线支架组件上的外线模块条(图3-4),其中,外线支架组件包括有多个平行槽孔16的外线支架1,分布设置在外线支架1上的告警线6和接地线7,其中,告警线6与多个槽孔16一端的告警总线4连接。多个槽孔16的另一端设有多个用于包扎电线的线扣5,外线支架1通过螺母10固定转轴使得外线支架1整体可翻转,以便于外线电缆从模块的背后通过外线模块条上的孔引入到卡线架的卡接缝中。接地线7与告警总线4之间通过绝缘座2、绝缘块3、螺钉8和垫圈9来隔离。由于采用线扣5对外线进行束扎,使得进入的外线有序而紧凑地固定,同时也可以节省外线支架两侧的空间。这种保安排的可转动结构,使得整个模块的外线电缆可以安装在骨架内部,节省模块两侧操作空间。
如图3-4所示,外线模块条包括外线模块卡线座12、安装在外线模块卡线座12上的外线模块卡线架11以及多个卡接片13,在外线模块卡线座两侧分别设有告警簧片15和接地簧片14,分别连接每个卡接片13两端以及外线支架组件中的告警总线4和接地线7。本实用新型中的外线模块中的接地簧片14与支架1上的接地线接触连接,外线模块中的告警簧片15与支架1上的告警总线4插接连接,这样特别便于外线模块的拆卸。此外,由于每个外线模块从背后进线,使得模块的两侧空间都可以跳线,增加了跳线的自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97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