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隐藏式隔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39191.0 | 申请日: | 200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4343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桂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桂芳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藏 隔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板,尤其涉及一种使框架套合内隔板可拉出调整间隔或推入的隐藏式隔板装置。
一般办公室为工作者提供的独立的工作环境,通常是将广大空旷的空间,予以间隔成多个较小的空间;而时下大都以隔板相衔接,达到间隔空间的目的,然而该隔板为固定的大小规格,当该隔板相衔接而间隔空间、即形成固定的空间,所以如间隔空间要调整大小、或空间与空间要予以封闭,有鉴于此,需要重新装修或另增加装璜工程,使用上甚为不便。有鉴于此,有业者将该隔板设为两层,并以滑轨相连接,该两层隔板可以相对拉移,以使两层隔板错开,以调整该隔板的面积,从而可调整隔间的空间大小,或使空间与空间之间予以封闭。但是,该两层隔板为滑动状态,造成该隔板无法提供吊挂或贴附资料,无形中降低隔板的利用价值,使用上甚为不便,实有待加以改良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隔板装置,使内隔板套接于框架的内空间上下导轨,以使内隔板沿导轨推移隐藏内空间,或拉出调整隔间面积、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隔板装置,于内隔板两侧靠接框架的支板、使内隔板平稳直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隐藏式隔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架、二导轨、一内隔板,所述框架是由多数支板衔接形成一内空间,该内空间上、下侧各固设一上、下框,该上、下框各形成一通道;所述二导轨是对应固设于所述上、下框的通道,该导轨的底板形成一凸起的滑移元件;所述内隔板是套设于该框架的内空间,且其上下侧靠合该上、下框,该内隔板靠接该导轨的滑移元件,该内隔板设有预定数量的限位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隐藏式隔板装置,其中该内隔板底侧前端枢接一单向滑轮组,该单向滑轮组、滑移元件支撑所述内隔板底侧。
前述的隐藏式隔板装置,其中该导轨前端邻接该框架前侧支板具有适当的间距,该内隔板底侧的单向滑轮组恰可隐藏于该间距中。
本实用新型可使内隔板沿导轨推移隐藏内空间,或拉出调整隔间面积、空间,且由于内隔板两侧靠接框架的支板,可使内隔板平稳直立。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Ⅰ-Ⅰ部位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将内隔板拉出部分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将内隔板拉出移动的部分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将内隔板完全拉出的示意图。
请参阅图1、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其包括一框架(20)、二导轨(30)、(30)及一内隔板(40),其中:
该框架(20)是由多块支板(21)、(22)衔接,并形成一适当宽度的内空间(23),该内空间(23)上、下侧各固设一上、下框(24)、(25),该上、下框(24)、(25)上、下呈平行状,该上框(24)的两侧板间隔适当距离形成一设定宽度的通道(241),该下框(24)亦形成一通道(251);该框架(20)上侧固设一具弧面的上饰条(26),该框架(20)两侧以外板(27)贴靠该支板(21)、(22),并予以固定。
该导轨(30),请参阅图1、2所示,是呈凵形对应套接于该下框(25)的通道(251),并焊接固定,该导轨(30)的底板(31)形成一凸起的滑移元件(32),该滑移元件(32)形成弧面且成连续延伸状;该导轨(30)前端邻接该框架(20)的支板(21)具有适当的间距,并形成一空间(33)。
该导轨(30′),请参阅图1、2、3所示,是呈凵形套接于与其相对应的上框(24)的通道(241),并焊接固定,该导轨(30′)亦设有滑移元件(32′)。
该内隔板(40),请参阅图2、3所示,是具有适当厚度的平板套设于该框架(20)的内空间(23),该内隔板(40)的上、下侧面靠接该导轨(30)(30′)的滑移元件(32)、(32′)弧形顶面。请参阅图4所示,一单向滑轮组(41)固定于内隔板(40)的下侧面前端,另,该内隔板(40)前侧固设一饰板(42),该隔板(40)后侧横向贯穿二限位元件(43),该限位元件(43)的两侧凸伸出适当长度,其凸伸出的长度小于该支板(21)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桂芳,未经陈桂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91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