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工具握把套无效
| 申请号: | 00238936.3 | 申请日: | 2000-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4283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2 |
| 发明(设计)人: | 吴丽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丽珠 |
| 主分类号: | B60S5/00 | 分类号: | B60S5/00;B25H3/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工具握把,特别是一种手工具握把套。
一般不论是组装、维修、拆卸、保养机械或器具,都少不了手工具,例如家俱组装、汽车保养、家电维修、工厂机械拆卸等等,都不能缺少手工具。因而除了设计出具有良好操作使用性的手工具工具部外,其把手也为一项极为重要的部份。良好的把手能让使用者手部不易疲劳不适,反之,则可能造成手部的伤害。
一般传统的手工具把手,如图4所示,是一手工具30包含有一相互迭置的金属工具部32,由各工具部32延伸而出形成有一手柄部31。
但是,传统的手工具把手的设计上仍有其缺点,因此在使用实施上至少存在有如后所述的缺点:
1.手柄部为金属材质,该金属手柄部表面平滑,尤其在手部出汗时,使用上容易产生滑脱的现象,因此造成使用及操作的困难。
2.传统手工具的手柄部在手部握持一段时间后,手部容易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3.由于金属的手柄部容易导电,因而在使用于一些带电的设备时,容易造成使用上的危险的发生。
4.金属的手柄部表面不易形成有其它造型。
针对上述的缺点,市面上可见在手工具把手部包覆有一层的塑料套。
如包覆的塑料套为一层挠性材质,而挠性材质的塑料套虽能改善把手握持的不舒适感及导电性,但挠性材质的塑料套不易直接射出成型,且其制造过程较为麻烦,挠性塑料套在迫套入手工具手柄部时,也十分不易,于是造成制造及组装上的困难。
如塑料套为硬性材质,其虽能改善组装于手柄部的困难及防导电的问题,但却存在有光滑、握持不舒适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方便、结合性佳、美观、防滑、绝缘及好握持手工具握把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手工具握把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硬质本体,该本体为中空开口状,其内部容置手工具握把,异于本体开口端的一端形成有一壁面较厚的底承部,该本体一侧面设有一施力部,该施力部为由底承部向上延伸至开口端形成的渐扩的壁面;一挠性的外层,该外层是一体射出成型且包覆于该本体外周侧,该外层对应于该本体的开口端,形成有一开口部,该开口部内侧对应抵顶于本体施力部的顶面设有抵缘,且该外层外缘对应于该施力部方向布设有凸纹。
所述的手工具握把套,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一弧度,该外层也形成对应的弧度。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手工具握把套具有下列的优点:
1.强度佳:
本实用新型的握把套于该本体的受力处都形成有较厚的壁面,所以该底承部能承接该手工具的手柄部末端的力量,施力部沿受力的负荷,形成有渐扩的壁面,而使该握把套具有更佳的使用强度。
2.组装容易: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握把套本体是为硬性材质,而方便将该手工具的手柄部迫嵌入本体内部。
3.具有舒适性、防滑性、绝缘性及美观性: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握把套于该外层的握持处设有凸纹,因此使用者在握持时,由于外层为挠性材质,不仅具有适度的柔软度以增加握持的舒适握感,同时具有防滑及绝缘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平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平面剖视图。
图4是传统手工具的平面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手工具握把套包含有一具弧度的硬质本体10,该本体10设为中空开口状,使本体10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11。异于开口端14的一端形成有一壁面较厚的底承部12,而本体10一侧面设有一施力部13,该施力部13为底承部12向上延伸至开口端形成渐扩的壁面。
一挠性的外层20,该外层20是一体射出成型且包覆于该本体10外周侧,且该外层20对应于该本体10的开口端14,形成有一开口部21,并对应于该本体10开口端14具有较大壁面的施力部13外顶缘形成有一壁面较厚的抵缘22,以抵顶限位该本体10固定于该外层20内部,且该外层20外缘对应于该施力部13方向布设有凸纹23,通过上述的过程,可完成本实用新型把手套的生产。
请参阅图3所示,通过一手工具30的两手柄部31各沿一把手的外层20开口端14迫嵌入本体10的容置空间11,且使两把手的凸纹23各对应朝手柄部31的外侧,以方便使用者的握持,并通过该本体10底缘的底承部12能承接抵止于该手柄部31的末端,而使手柄部31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该手柄部31末端仍不会因本体10底缘的强度不够而误脱出。且由于使用者在施力时,其施力边为外层20的凸纹23方向,而使用者通过握持于凸纹23,而具有防滑及舒适的效果,再利用两把手的本体10施力部13具有较厚的壁面,而使该把手具有更佳的使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丽珠,未经吴丽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89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