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烤肉架无效
申请号: | 00238488.4 | 申请日: | 200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290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9 |
发明(设计)人: | 林裕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统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韩飘扬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烤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烤肉架,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桌形烤肉架。
传统的桌形烤肉架结构如图1中所示,包括内凹状底座10、底部固定设置有电热管201的栅状烤盘20和一上盖30。其中栅状烤盘20采用栅状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烧烤食物时所产生的汤计能从烤盘20的缝隙中滴至凹状底座10中。为了便于清理凹状底座10中的汤计,还在烤盘20的两端设置耐高温的提把202,用于将烤盘20整体抬离底座10。其中一侧提把202上还一体凹设一插孔203,供插头插入,以对烤盘20底侧的电热管201供电加热。食用者可根据个人喜好边烤边吃,或先在厨房内烧烤熟后再拔下电源插头、盖上上盖30后移至餐桌上食用。
上述结构的桌形烤肉架,由于烧烤是利用高温将食物烤熟的,不能象炒菜或煮汤一样地随时加入调味料,故一般需先对食物进行腌渍或盐渍处理,待食物充分入味后再烧烤,当然也可以原味先烧烤,再沾酱食用。无论以何种方式,烧烤后的食物所展现的只是其原有的风味,没有体现出烧烤后的风味可变性,不仅过于单调,且用于腌渍入味的腌料的调配往往需根据食用者的口味变化,如重味的配料大蒜,辣椒等,芬芳的香料肉桂等,因不为所有食用者喜好,就不能放入腌料中,无形中剥夺了喜好者享受美味的乐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烤肉架,可在烤盘上放香料或其它加味料,与食物同时烧烤,让香料或其它加味料在受热后所散发出来的气味附加在食物表面,达到增味增色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烤肉架,包括内凹状底座、栅状烤盘和上盖,栅状烤盘底部设有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栅状烤盘上开设有开孔;还包括有材料盒和枢设在材料盒上的可掀式顶盖,顶盖面上设有气孔;所述的材料盒嵌置在开孔中。
所述的开孔两侧壁形成内陷的承置阶面;所述的材料盒两侧向外凸伸出支撑片;材料盒的支撑片跨置在开孔两侧的承置阶面上。
所述开孔的承置阶面与材料盒的支撑片两侧相对设置有螺孔,有螺栓螺锁在螺孔中。
还包括有嵌置片,嵌置片代替材料盒及顶盖嵌置在所述的开孔内。
所述的开孔两侧壁形成内陷的承置阶面,所述的嵌置片两侧与所述开孔的承置阶面两侧相对设置有螺孔,有螺栓螺锁在螺孔中。
所述的顶盖表面上设置有一条以上的凸垣,所述的气孔设置在凸垣与凸垣之间。
所述顶盖上的气孔呈顶端较小而底端较大的推拔状。
本实用新型的烤肉架,在传统结构的烤盘盘体上设置开孔,开孔两侧壁形成内陷的承置阶面,材料盒置入开孔中并跨设于承置阶面上,材料盒具有可掀式顶盖,顶盖顶面形成有与烤盘表面相配合的凸垣,并在凸垣与凸垣之间开设若干气孔。在烧烤食物时,可将香料及其它加味料放置在材料盒中并与食物同时加热,在气味从顶盖气孔中散出时盖上上盖,使气味停留于上盖与烤盘间的密闭空间内,并可附着于食物表面,为食物增加风味与颜色。当取下材料盒时,可将与开孔配合的嵌置片嵌置在开孔上,从而形成一完整的烤肉盘。烤盘开孔的承置阶面上、材料盒的支撑片上及嵌置片上均对应设置螺孔,用螺栓就可将材料盒或嵌置片螺锁在开孔的承置阶面上。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图1是传统烤肉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烤肉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除上盖后的烤肉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4-4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材料盒与开孔的螺锁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烤肉架在使用时,气味从气孔中散出并附着于食物表面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气味从材料盒顶盖的气孔中散出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烤肉架去除材料盒后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嵌置片与开孔的螺锁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烤肉架,包括内凹状底座1、底部固定设置有电热管21以加热食物的栅状烤盘2和一顶面隆起的内空上盖3。烤盘两侧设有耐高温的提把22,且其中一侧的提把22上还同体凹设一插孔23,供插置电源插头(图中未示出),使电热管21通电。上述结构与传统的烤肉架相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统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统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84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板车折叠后手把固定装置
- 下一篇:电动车辆的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