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推拉式微功耗交流接触器无效
| 申请号: | 00238369.1 | 申请日: | 2000-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4288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2 |
| 发明(设计)人: | 孙凤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凤广 |
| 主分类号: | H01H51/01 | 分类号: | H01H51/01 |
| 代理公司: | 大兴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云瑞,绳立成 |
| 地址: | 1026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推拉 式微 功耗 交流 接触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运行装置领域,涉及一种永磁推拉式微功耗交流接触器。
现有技术中,运行中的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内始终有强电流通过,因此,运行中无用功耗大,线圈易烧毁,电磁噪声大、振动大,并且易造成触点烧蚀,故障率高。为此,业内人士采用了不少办法进行改造,变换结构并配合专用控制电路,其中有永磁式,如中国专利:ZL96238939·0、ZL98214456·4,虽然节电显著,但结构不尽合理,可靠性不易保障,有的电路较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磁推拉式微功耗交流接触器,能克服上述不足,通过联动架内侧面上的永磁体与线圈中心的静铁芯配合,辅之以专用控制电路,利用磁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使交流接触器吸合或释放;结构简单、易制造、可靠性强、微功耗,由于主体及连接结构变化小,与老产品替换性强,可节约大量硅钢叠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永磁推拉式微功耗交流接触器。具有线圈1、线圈架2、静铁芯3、动触点4、静触点5、外壳架6、联动架7及相应接线柱,其特征在于:静铁芯3位于线圈1的中心,联动架7呈闭环型,具有上横梁8和下横梁9,两梁内侧面对静铁芯3的上、下两端面分别镶嵌强力永久磁体10各一块,并且其靠近静铁芯3的上、下两端面的磁极为相同极性,同为N极或S极;线圈1的回路中接有操作盘块11和电子模块12组成的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联动架7内侧面上的永磁体10与线圈1中心的静铁芯3配合,辅之以专用控制电路。利用磁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使交流接触器吸合或释放;上线停电后,能自动断开控制电路,交流接触器自动释放;结构简单、易制造、可靠性强、微功耗,由于主体及连接结构变化小,与老产品替换性强,可节约大量硅钢叠片。
附图1、总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2、控制电路图;
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祥加说明。示例:A、N(B)为相线、QA启动按钮、TA停止按钮、CJ1常开辅助触点、D1-5为IN系列二极管、Vs可控硅、R1-2电阻、C1-2电解电容,线圈1、K-K’转换开关。
联动架7具有由导磁材料组成的导磁回路型结构。
操作盘块11和电子模块12的电路图如下:
如附图2所示:A相线依序先后串联TA、QA、D1和C1之后接线圈1的一端,同时有常开辅助触点CJ1与QA并联;N(B)相线接线圈1的另一端;QA与D1的公共接点接D2并先后串联R1和C2后接N(B)相线;D1与C1的公共接点与N(B)相线间并联接有D4、Vs以及串联着D3的R2,Vs的阳极a接D1与C1的公共接点,阴极c接N(B)相线,控制极g同时接D3与R2的公共接点和C2与R1的公共接点;
电路中还装有转换开关K-K’,其常闭极K与C1并联,其常开极K’串联D5之后,与线圈1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凤广,未经孙凤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83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层刀用复合板
- 下一篇:网络服务器的用户终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