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排风机轴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38358.6 | 申请日: | 200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4378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04 |
发明(设计)人: | 赖佑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佑铭 |
主分类号: | F04D29/04 | 分类号: | F04D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穆魁良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结构 风机 轴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结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置于排风机内部的轴承结构具有润滑油润滑效果的改进结构的排风机轴承装置。
目前,一般现有的免电力排风机安装方式都是将一个个的排风机各单独装设于屋顶的预设位置或于楼顶的通风口上,当排风机装设于屋顶上时,因排风机的叶片角度设计作用,排风机依靠大自然风力的推动或内部屋内对流的作用而自然旋转,旋转的动作即可将屋内的热空气或秽气排出于屋外,以达屋内空气的清净以及促进屋内空气的循环。
一般的免电力排风机于结构上主要具有一呈环形底座及一固设数叶片呈一圆罩体状的上座,中间并具一中心轴,底座可固定于屋顶上,数叶片的上座则因自然风力或对流而旋转,底座再利用数支架与上座的中心轴而组合成一结构,支架与上座的中心轴间即具轴承的设计,以使上座相对于底座可自由旋转,此为一般现有排风机的基本结构,现有的排风机于屋顶上快速旋转时,底座与上座的轴承使用寿命即为排风机的使用寿命,但轴承的设计均无任何保护结构,空气中的灰尘与屋内于秽气所夹杂的异物,即接触轴承常导致轴承的磨损,当排风机于使用一段时间后,即常因轴承的磨损而使排风机转动速度变慢甚至不转动,排风机即失去旋转散热的功能,此为排风机最大缺点。
有鉴于排风机轴承使用时的缺点,业界即对于此缺点加以改善,即申请号87206655,公告号345277的专利案改良自然力涡轮通风器,该专利主要于中心轴套固一轴承,轴承外侧套固于一环座,环座卡制一护盖,则此轴承即可由护盖的保护而免受杂质渗沾,影响抽风机的运转效果,环座与护盖的设计即可降低排风机内部轴承与灰尘接触的机会,亦得到相当的功效。
然而,该排风机的设计结构虽改善早期轴承位于外部的缺点,而确实可达到降低轴承损害的效果,但本实用新型人却仍本著精益求精的精神,进一步于其实际使用中去发现轴承的结构仍存在的少许缺失,以作进一步的改良使的达至完美的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内部的轴承具有润滑油润滑效果的改进结构的排风机轴承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排风机轴承装置,其主要为一轴承架体上设有数个轴承,所述轴承穿设一排风机中心轴,轴承的内径略小于排风机中心轴的外径,所述轴承架体设有一可将所述轴承封闭于其中的容置腔室。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容置腔室呈中空圆筒状,一端开口,另一端设有一穿孔可供排风机的中心轴穿入;所述轴承轴侧设有一圆环状环块;还设有一具有一阶级缘正可盖合轴承架体的塞体。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容置腔室呈中空圆筒状,两端均开口,内部形成两阶级缘;还设有两具有一阶级缘正可盖合轴承架体的塞体,所述塞体设有中心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在于:该改进结构的排风机轴承装置的内部轴承具有润滑油润滑的效果,且轴承于密闭的轴承架体内,从而减少空气中的灰尘及所夹杂的异物接触轴承,增加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动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完成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外观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组合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最佳实施示意图。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描述如下:
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其结构主要包含一轴承架体10,轴承架体10呈圆筒状,一端呈开口12的中空状,另一端设有一穿孔11可供排风机的中心轴20穿入,于圆周面上并设有数支架;数轴承30为一般的轴承30,轴承30的内径略小于排风机中心轴20的外径;一环块40呈一圆环状:一塞体50具有一阶级缘51正可盖合轴承架体10;数轴承30与环体40的外径略大于轴承架体10中空的内径。
当组装时,请参阅图2所示,首先将轴承架体10的开口12端朝上依序将轴承30、环体40与另一轴承30压入轴承架体10内,再将塞体50盖合轴承架体50,使内部的轴承30与环体40不致掉出,并定位于轴承架体10内,塞体50与轴承架体10的盖合方式可利用于塞体50上设螺牙,于轴承架体10上亦设螺牙,相互螺合成一体,或亦可于塞体50盖合轴承架体10后再利用胶体相互黏合,盖合后即如图3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佑铭,未经赖佑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8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伞结构改良
- 下一篇:可自动连续更换照片的相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