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无烟节能烧砖窑炉无效
申请号: | 00238198.2 | 申请日: | 200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269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祥 |
主分类号: | F27B1/08 | 分类号: | F27B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400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无烟 节能 砖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无烟节能烧砖窑炉。
砖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是在我国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砖坯成已为主要的建房材料,而烧制砖坯,离不开烧砖窑炉,目前的烧砖窑炉,没有二次送氧助燃装置,不能利用窑炉烧砖的余热,因而,造成环境污染,浪费能源,经济效益低。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积几十年从事本领域研究工作的经验,经反复实验论证,终得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无烟节能烧砖窑炉,充分利用窑炉烧砖的余热,安全生产,无烟、高效、节能,增加经济效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移动无烟节能烧砖窑炉,主要由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水、汽分离系统、二次送氧助燃装置、窑炉体、支柱、夹层水套、顶盖组成;其特征在于: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置于导轨上;窑炉体为纵长、横短,有一定高度的立体长方形体,由立柱、炉底面板、炉蓖、炉膛、顶板、夹层水套及上工作台板组成;立柱位于窑炉体平面四角,立柱的上端固接上工作台板,立柱的中部分别和顶板及炉底面板固接,在炉底面板的下方,是位于夹层中的炉蓖;炉蓖下方设有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导轨;炉底面板上方为炉膛,炉膛的上端为顶板,夹层水套位于顶板的上平面上并接有进水管及出水管;上述炉底面板、炉蓖、顶板及上工作台板的中部有与炉眼尺寸相近的长方形通孔;炉膛为耐火材料砌成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空心套,置放在炉底面板的上平面上,该炉膛的长方形内轮廓及夹层水套的内轮廓与炉底面板的长方形通孔相一致,炉膛的四周为保温材料层;
在上工作平台上方为顶盖;顶盖下端设有引风机及吸气管,引风机和吸气管相接,同时吸气管和作通气管用的厚壁管相接,通气管同时连通夹层水套内腔;上述引风机、吸气管及通气管等构成二次送氧助燃装置;
水、汽分离系统由水汽分离罐、水汽分离器、出水管、出气管及连通管等组成;在上工作平台上,设有水、汽分离系统的水汽分离罐,水汽分离罐内设有水汽分离器,水汽分离器和连通管的一端相连接,连通管的另一端和夹层水套相连接,出水管及出气管分别和水汽分离罐相接。
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主要由上腹板、下腹板、稳定轴、油缸及分配器等组成;上腹板位于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上部,下腹板位于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下部,稳定轴及油缸设于上腹板及下腹板之间,电动、手控分配器设于下腹板的一端面上。
外包装用阻燃木板、红砖、钢筋混凝土及铁皮或铝合金扣板包装,颜色根据用户需要而定。
根据生产需要,窑炉体由多个炉膛组成,炉膛之间用耐火材料隔开。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无烟节能烧砖窑炉改变了传统烧砖窑为固定建筑的模式,使用方便。
采用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有电无电都能正常生产,特别是停电及电动控制装置发生故障时,及时改用手控装置,工作效率相同,简单易操作,安全性能好。
采用水、汽分离系统,使窑炉夹层水套中的热水产生的蒸汽,通过管道进入汽水分离器,蒸汽通过安全排汽装置排出,热水流入水箱,保证常压生产,正常循环;因此,减少了噪音,降低了炉压,杜绝了汽阻,使窑炉安全正常生产。
采用二次送氧助燃装置,能提高炉温,达到更好的烧结效果,同时进一步完善了节能、无烟、无污染、无噪音的特点,适应更高的环保要求;即:进一步净化了空气,减少有害气体的污染,同时,缩短了第一次点燃的时间,能及时调节和控制烧结高温区的温度,保证产品质量,也进一步改善了工人的生产环境。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图1中A-A线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祥,未经王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81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自动增进散香效果的车用香水瓶
- 下一篇:汽车防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