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液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00236852.8 | 申请日: | 200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4298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9 |
发明(设计)人: | 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华辉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血液分离器。
目前,对血液的分离,通常采用离心分离器。这种方法分离血液是不彻底的,因此制成的各种血制品的纯度不高,影响使用效果,而且产量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分离彻底,且生产效率高的血液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血液分离器,它由螺纹联接的上、下分离单元构成,二者均包括塑料托座、膜片、塑料上盖、输送管和与之相连的输送泵,其中塑料托座内底上具有相互间隔且彼此分离的同心弧形凸台,并具有中央出口;膜片为PET或PC膜,其上均布有微孔,上分离单元膜片上的微孔直径等于2-6μm,下分离单元膜片上的微孔直径等于1-5μm,它们均设置在所述同心弧形凸台上,并与内底固接;塑料上盖的侧壁上设有二个对置的输送管接头,并分别与输送管的两端连通;输送管上设有输出口,且在上分离单元的输送管上还设有入口;上、下分离单元的塑料上盖与塑料托座呈螺纹联接,下分离单元的塑料上盖具有中央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血液分离器,其中所述上分离单元膜片上均布微孔的直径等于3μm,下分离单元膜片上均布微孔的直径等于2μm。
本实用新型的血液分离器,其中所述同心弧形凸台(6)至少为2圈3组,最好为3圈4组。
本实用新型的血液分离器,其中下分离单元托座的中央出口具有外伸部分(10),该外伸部分最好为锥形。
本实用新型的血液分离器的优点在于:它能彻底地将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清分开,取出有效成分,用以制作纯度高的各种血制品。另外,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血液分离器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血液分离器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托座的俯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血液分离器,它由螺纹联接的上、下分离单元构成,二者均包括塑料托座1、膜片2、塑料上盖3、输送管4和与之相连的输送泵5,其中塑料托座1内底上具有相互间隔且彼此分离的3圈4组同心弧形凸台6,并具有中央出口7;膜片2为PET膜,其上均布有微孔,上分离单元膜片上的微孔直径等于3μm,下分离单元膜片上的微孔直径等于2μm,它们均设置在所述同心弧形凸台6上,并与内底固接;塑料上盖3的侧壁上设有二个对置的输送管接头7,并分别与输送管4的两端连通;输送管4上设有输出口8,且在上分离单元的输送管上还设有入口9;下、下分离单元的塑料上盖3与塑料托座1呈螺纹联接,下分离单元的塑料上盖具有中央通孔。下分离单元托座的中央出口具有圆锥形的外伸部分。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血液分离器时,血液由入口10进入上分离单元输送管,经输送泵进入上盖腔室内,其中红细胞由上分离单元输送管的输出口流出,而白细胞和血清经上分离单元的膜片和托座的中央出口进入下分离单元的上盖腔室,再经下分离单元的输送泵作用,使白细胞由下分离单元输送管的输出口流出,而血清则经下分离单元的膜片,由托座锥形外伸部分的中央出口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68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