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裁切装置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00236552.9 | 申请日: | 200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4303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16 |
发明(设计)人: | 洪天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浮田事务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1/02 | 分类号: | B65B61/02;B31B1/14;B65H3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改良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裁切装置的改良,尤指一种对诸如报表纸、盛药袋等需要撕裂线等物件进行裁切的裁切装置的改良。
按利用戳点或短戳线与非戳点或非戳线交错连续形成一撕裂线,已泛见于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的纸制品,诸如电脑报表纸或己包裹药物的盛药袋,即为显著的例子。即以电脑报表纸为例,其两侧等距的孔洞是供印表机内定位滚轮所突设的卡榫穿越,以便在列印时,藉由定位滚轮的转动,可将已列印的报表纸逐渐由印表机导出。由于报表机两侧的孔洞不利于纸张的收纳,及有碍阅读。因此,该等两排孔洞内侧大抵是藉由滚轮式的裁切装置进行戳点或短戳线与非戳点或非戳线的连续交错成型,以形成一撕裂线,而即经由撕裂线的撕取,而将该附有孔洞的纸张余边撕除。
如图1A及图1B所示,乃习用滚轮式裁切装置的平面、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剖面图,该裁切装置A是由硬质的钢材制成薄片状,然后利用线切割方式,在其周缘切割成若干彼此呈交错等距的线槽A1和刀模A2,且各刀模A2的自由端两面再经由研磨,并形成尖锐部A3。使用时当裁切装置A滚压过纸张后,会在其表面上由尖锐部A3形成戳点,而线槽A1则形成非戳点,进而构成一撕裂线,由于交错状的戳点与非戳点非常精细,故有沿著撕裂线撕下纸张余边时,不致产生毛边,并形成平整的边缘。唯该裁切装置A使用一段时日后,会因尖锐部A3的磨耗而变钝,于是会由戳点逐渐变成戳线,以致在撕下纸张余边时,除会产生毛边外,亦有参差不齐的现象发生。因此,相关业者为确保纸张撕除余边后的美观性,就必须不断研磨刀模A2的尖锐部A3,以确保其尖锐度。
有鉴于此,申请人本所多年来从事相关物品产销的经验,期能克服前述习用裁切装置的不便现象,经再三实验与测试,进而发展出本实用新型的“裁切装置的改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裁切装置的改良,其具有结构合理及不易磨损的优点,其在使用一段时日后,不会因磨耗而变钝,于是不会由戳点逐渐变成戳线,以致在撕下纸张余边时,不会产生毛边和参差不齐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裁切装置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一硬度适中的金属制成圆形薄片体,中央具一供连结于传动装置的穿孔,该片体第一表面周缘经冲压,形成彼此交错的凹陷部与平直部,而另面的第二表面相对于凹陷部与平直部的位置经研磨后,则形成一切面部,随即将片体进行表面硬化处理,使第一和第二表面各具一硬化层,其间则包夹软质的切面部;藉第一表面的硬化层与切面部两者的磨耗程度差异,进而使凹陷部与平直部均较切面部凸出而成。
其中所述的金属以生铁为佳。
其中所述的表面硬化处理是指经渗碳或氮化处理。
其中所述的裁切装置亦得以具硬化层和软质层的复合金属为之,以便取代表面硬化处理步骤。
本实用新型一种裁切装置装置的改良,其是由一硬度适中的金属制成平直的片体,其内侧固定端是连结于传动装置,该片体外侧的第一表面自由端经冲压,以便依序形成凹陷部与平直部,而另面的第二表面相对于凹陷部与平直部的位置经研磨后,则形成一切面部,随即将片体进行表面硬化处理,使第一和第二表面各具一硬化层,其间则包夹软质的切面部;藉第一表面的硬化层与切面部两者的磨耗程度差异,进而使凹陷部与平直部均较切面部凸出而成。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以及所能达成的功效,首先请参阅图式,其中:
图1A为习用裁切装置的平面和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剖面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裁切装置的平面和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剖面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使用一段时日后的磨耗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平面和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剖面图。
如图2A和图2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裁切装置1是由硬度适中的金属,诸如生铁制成圆形薄片状,其第一表面11周缘经冲压方式,以便形成彼此呈交错的凹陷部111和平直部112,随即在另面的第二表面12相对于凹陷部111和平直部112的位置进行研磨,以便形成一切面部121。然后将整片裁切装置1进行表面硬化处理,诸如使用渗碳或氮化处理,使该第一及第二表面11和12均呈现相当的硬度,而其间的切面部121相较于第一和第二表面11和12则属软质,即完成裁切装置1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浮田事务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浮田事务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65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翼式除尘器
- 下一篇:纵向激励小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新型电极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