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流直流转换插头无效
申请号: | 00236458.1 | 申请日: | 200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307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46;H01R13/4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娴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直流 转换 插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换插头,特别是一种交流直流转换插头。
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日常生活中电器用品的依赖更是与日俱增,而交流/直流(AC/DC)转换器是一般日常电器用品(如:手机充电座、电话答录机、网络数据机等)中不可缺少的配件,目前一般的AC/DC转换器十分多样化,但是,由於一般日常电器常需要配合使用者随身携带,所以日常电器是否便於随身携带,是否少占用空间与是否操作便利,便成为消费者最为重视的问题;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可快速折收接脚、且操作方便的AC/DC转换插头,已成为研发者与制造商最想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AC/DC转换插头,请参阅图1所示,是由转换器本体50与一组固定式接脚51组合而成;此种现有的AC/DC转换插头已在市面上销售、使用,但是,此种插头在平时收藏、携带时很不方便,固定式接脚51不但会占用收置空间,并且容易在使用者的旅程中被折损,至使电器无法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收接脚的交流直流转换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收后体积较小的交流直流转换插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本实用新型利用二接脚各自独立地枢设在本体内,可以发挥折收接脚的功能,使AC/DC转换插头,在平时收藏及携带时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插头是将二支接脚以薄片状正面方向折入,而不是以薄片状接脚宽度的侧面方向折入,故凹陷容置槽较浅,这样,可使整体体积缩小。
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交流直流转换插头,包括外壳及设在外壳内的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整流元件,外壳一侧设有接脚,其特征在于:
外壳包括外壳上盖与外壳下盖,外壳前端开设有一个动作孔,动作孔的二侧相对设有二个凹陷容置槽,动作孔的内侧设有两两相对的枢孔;
二个接脚,各接脚为长条薄片状的板体,接脚对应于外壳的凹陷容置槽,在各接脚一端接设有一个转轴,转轴的二个轴端面上都设有凸出枢轴,凸出枢轴枢设在动作孔的相对枢孔内,凸出枢轴与整流元件电连接。
其中,所述外壳内设有二个导电片,导电片定位在所述电路板上,电路板位置对应于外壳的两两相对枢孔,在导电片一侧设有具向外倾斜面的开口部,上方横向制设一接触板,接触板一侧制设有向上倾斜的端部,配合接脚一端的转轴一体成型有呈L字型的导电钩,在将接脚旋转定位呈平行状态时,导电钩与导电片电连接。
其中,所述转轴对应所述外壳一体制设有呈凸字型的嵌块,在外壳动作孔的内侧设有对应嵌块的凹字型块体,嵌块可定位在凹字型块体内。
其中,所述凹字型块体是在一个曲状块上制设二个凸出部,二个凸出部间呈现出一对应所述嵌块的凹陷卡制槽。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现有交流直流转换插头的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收状态剖视图。
图5、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本体的电路板内设有整流元件(因整流元件的电路为一般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本体由二个外壳上盖10、下盖20组设而成,外壳上盖10与外壳下盖20间置设有一个电路板30及二个接脚40,其中:
外壳上盖10的前端设有一个上动作孔11,在上动作孔11的二侧各相对设有一个上凹陷容置槽12,上动作孔11的内侧凸设有二个并列的凹字型块体13,在凹字型块体13的中央呈现一个凹陷卡制槽131,另在上动作孔11的外侧制设有二个相对的枢孔14。
外壳下盖20与外壳上盖10相对地组合成一体,在前端制设有对应上动作孔11的下动作孔21,并在下动作孔21的二侧各相对制设有对应上凹陷容置槽12的下凹陷容置槽22,而下动作孔21的外侧对应二个枢孔14设有二个相对的枢孔23。
电路板30卡制在外壳下盖20与外壳上盖10内,在对应二个枢孔14与二个枢孔23之间的位置制设有二个导电片31,导电片31的一侧制设有具向外倾斜面的开口部32,上方则横向制设一个接触板33,接触板33的一侧制设有向上倾斜的端部3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64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