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拖把的布条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35826.3 | 申请日: | 200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4339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德旺 |
主分类号: | A47L13/24 | 分类号: | A47L13/2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把 布条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条拖把,特别是一种拖把的布条固定装置。
如图5所示,是一种传统的布条拖把,其构造十分简单,主要是于一木质的把手杆80底端固定清洁布条81,该布条81则利用铁丝以束紧的方式结合至把手杆80上。
前述拖把是使用一般棉质的布条,其吸水性强,但却无法有效吸附污垢。因此,使用时必须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拧干布条,但其清洁污垢的效果不佳,必须不断地清洗及拧干,于是造成使用上的诸多不便。
而在前几年,一种以海棉取代布条且拧干时不须沾手的拖把曾经风行一时,相对于传统的布条拖把,海棉拖把在使用上已方便许多,但仍有其缺点,无法完全拧干是其缺陷之一。在优劣互见的状况下,似乎又给传统拖把一线生机。由于特殊材质的材料不断开发上市,其解决了一般布条除垢能力不佳的缺陷,使传统形式的拖把再度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布条在材质特性上显著改变了,但其固定方式却依然一成不变,而利用铁丝束箍的固定方式,不仅不美观,同时也存在刮伤消费者的隐患。由此可见,既有拖把对于布条的固定方式显然有待进一步改进。
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效果确实且兼具美观与使用安全性的拖把的布条固定装置。
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拖把的布条固定装置,包括有一束箍固定布条的固定件及一包覆束箍布条的铁丝或束带的罩盖,该罩盖套罩于该固定件外侧,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是呈圆筒状,其外缘面上形成有多数与轴线平行的细凸肋。
所述的拖把的布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下缘周边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有令布条呈张开状的凸环。
所述的拖把的布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可结合一把手杆,该固定件上端形成有与该把手杆相对螺接的螺孔。
所述的拖把的布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罩盖是呈中空的凸字形状且底部呈开放状,于中央处形成有供固定件对应穿掣并相互结合的中空颈环。
本实用新型的拖把的布条固定装置,其特点是利用固定件、布条、罩盖及把手杆等组成一布条拖把,其中固定件、罩盖二者间具有特殊的空间型态,除可令布条确实而稳固地结合至固定件上,还利用罩盖的套罩,使其兼具美观与安全防护的双重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5是传统布条拖把的外观图。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请参阅图1、2所示,其包括有:一固定件10,是供固定布条20之用;一罩盖30,是与固定件10结合,并对应套罩其固定布条20处;一把手杆40,是利用适当的结合方式与固定件10连结,供使用者握持操作之用。其中:
该固定件10是呈圆筒状,其具有适当的外径,而其下半段的外缘面上形成有多数细凸肋11,各细凸肋11是与固定件10的轴线平行,且相邻细凸肋11间是作等角度排列。前述细凸肋11作用在于提高固定件10与布条20间的摩擦力,当布条20环绕于固定件10上,并以铁丝或束带加以束紧时,该细凸肋11可防止布条20与固定件10相对滑移,以有效增进其结合稳固度。
固定件10底端周缘以水平方向延伸形成有一凸环12,该凸环12外径恒大于固定件10,以此可使束箍于固定件10上的布条20略呈扩张状。再者,于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0上端形成有一螺孔13,令把手杆40底端形成有一螺纹段41,用螺合方式螺接至固定件10上。
该罩盖30是一略呈凸字形状的筒状体,其具有适当的外径,内部中空且底部是呈开放状,又罩盖30表面中央处形成有一中空颈环31,该颈环31内部是与罩盖30内部连通。于本实施例中,颈环31内径是与固定件10上段外径相同,而令固定件10以上半段由下向上穿掣于罩盖30的颈环31间,再利用高频封合,即完成罩盖30与固定件10间的结合。
如图3、4所示,经与固定件10结合后的罩盖30,将固定件10下半段完全罩设,而固定件10下半段即为固定布条20处。换言之,罩盖30可用以将固定件10与布条20结合处完全包覆,不论固定件10是以铁丝或束带固定布条20,均可将其固定处完全覆盖,而使其外形更为美观。当固定件10是利用铁丝固定布条20时,则利用罩盖30的包覆更可确保使用者操作时的安全,从而有效避免发生铁丝刮伤的意外发生,具有安全防护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德旺,未经黄德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58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