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辗环机随动形位辊位置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35628.7 | 申请日: | 2000-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4319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30 |
发明(设计)人: | 易明道;刘余;陈社伟;史晓东;刘岷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国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河南国投节能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20 | 分类号: | B21B31/2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团胜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辗环机随动形位辊 位置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控制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冷辗环机随动形位辊位置控制装置。
冷辗环机进行辗环时,形位误差关系到环件的精度,圆度和圆柱度是环件形位精度的两大组成部分,直接涉及到冷辗环工艺稳定和发展的问题,而形位辊系统决定了工件的形位误差,(这里的圆柱度主要是指锥度问题)。当前国内生产冷辗环机形位辊(通称圆度辊)是固定形式,即在辗扩过程中,形位辊固定不动,因而在辗扩过程中,不可能一直接触工件。若过早接触工件,则工件产生偏移,圆度误差大;若过晚接触,则工件的圆度、锥度得不到及时校正,即使在辗压最后阶段实行无进给或少进给的精整辗压,也难以校正。另外,固定式形位辊调整工件锥度的方法是水平旋转形位辊轴线,这就受到形位辊与工件相对位置限制。如形位辊处于工件正下方则旋转无用,若将形位辊处于工件和辗压轮之间的“三角带”则又受到形位辊最小直径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辗环机随动形位辊位置控制装置,以降低圆度、锥度误差,从而提高冷辗环机的产品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它是将形位辊位置随工件外径增大按指定程序主动定程随动,并将形位辊母线视工件锥度方向和大小而做垂直方向旋转。
所述形位辊位置控制装置,具有一步进电机或油缸组成的伺服系统,设置一转轴,该轴通过绝缘套垫安装在辗压环机机身上,该轴又与一可调整其与辗压轮两者中心距的调节机构联接,在转轴上固定一由直臂和曲臂组成的转臂,直臂的左端通过绝缘套垫与油缸输出端连接或直接与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固定,其下部的冷辗环机机身上设置一可限定直臂左端向下移动位置的挡头,曲臂的右下端上部通过一带螺帽的支销和形位辊支架联接,支架上端设置形位辊,支架下部与一形位辊旋转机构联接,在曲臂下面的冷辗环机架上设置一可限定曲臂向下移动位置的挡块。
所述挡头通过螺纹和冷辗环机机身连接固定,其上端与直臂左端相对。
所述形位辊旋转机构,包括丝杠、动铰和定铰,丝杠与动铰以螺纹连接,与定铰以动配合联结,动铰与形位辊支架以动配合联接,定铰与曲臂右下端为动配合联接,丝杠外侧一端设置手轮。
所述形位辊支架一侧上设置一用于固定支架的压紧螺钉。
由以上结构可看出,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效果。
1、提高了产品精度。在整个辗压过程中由于形位辊与工件定程随动接触,处于稳定状态,出现的圆度和锥度误差随时得以纠正,便于或取消整径工序。
2、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接近终辗时不需要无进给的精整阶段,缩短循环周期;形位辊的随动,使工件得以稳定,允许提高辗压轮线速度,在同样辗压周期情况下,压下量减少,可加大进给速度。
3、提高了模具寿命。在同样效率情况下,由于允许辗压轮转速和进给速度提高,压下量较小,辗压力较小,改善了冷辗环机的芯辊和辗压轮受力状态。
4、调试方便,容易操作。经试用,效果良好。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所述形位辊位置控制装置及部分冷辗环机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标号G所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国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河南国投节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国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河南国投节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56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熔丝保险装置
- 下一篇:液化气开关自动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