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流分流式电流互感器无效
申请号: | 00235501.9 | 申请日: | 200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4266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11 |
发明(设计)人: | 潘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玉明 |
主分类号: | H01F38/28 | 分类号: | H01F38/28;G01R15/00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苏爱华 |
地址: | 01401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分流 电流 互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分流式电流互感器,属于测量交流电流的电器元件。
目前,交流电流检测装置有两大类。一类是采用普通三个单相互感器组成三相互感器,另一类是三个单相霍尔元件组成三相检测装置,还有就是各种电量传感器。如:北京科海实用技术研究所出版的《科海模块》一书中公开的互感器,大都是利用霍尔效应,采用磁补偿原理,被测回路与测试回路绝缘,此互感器,采样电路体积大,输出功率大,且均需要将全部检测电流通过其检测元件本身,故而不能将检测装置做的很小,而且检测元件不统一,造价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检测元件统一,成本低,可靠性及抗干扰能力强的一种交流分流式互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含有分流导电体、检测变流器、校正电磁体、分流导电体上开有分流孔,分流孔上端框上装有检测变流器,下端框上装有校正电磁体,分流导电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开有螺栓孔,导电排由螺栓将其固定安装在分流导电体上。
分流导电体为无磁性导电材料。
检测变流器由铁磁芯、线圈、骨架组成,骨架顶部设有相互对称的接线柱,骨架中的孔外表于面上缠有线圈,线圈两个接线头分别与两个相互对称的接线柱相接,Π字形铁磁芯穿过骨架中心孔与Π字形铁磁芯对接,构成磁闭环回路。
校正电磁体由两个Π字形铁磁芯相对接成磁闭环回路。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分流导电体上采用分流结构,所以只对一小部分电流进行检测,不论检测多大的电流,都采用一种检测变流器,而且产品体积小,越是检测大的电流,交流分流式电流互感器的体积比通用互感器体积小的越多,且分流式互感器中分流导电体的电流分支比例可采用加工铜板截面来调整分流比,因此输出的电流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且成本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流导电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校正电磁体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工作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在分流导电体1上开有分流孔4,分流孔4的上端框上装有检测变流器2,检测变流器2由铁磁芯7、线圈8、骨架9组成,骨架9顶部设有一对相互对称的接线柱10,骨架9中心孔外表面上缠有线圈8,线圈8的两个接线头分别与两个接线柱10相连接,Π字形铁磁芯7穿过骨架9中心孔与Π字形铁磁芯7对接,构成磁闭环回路。分流孔4下端框上装有校正电磁体3,校正电磁体3由两个Π字形铁磁芯7相对接,构成磁闭环回路。分流导电体1两端边上开有孔5和6,孔上装有紧固螺栓,导电排由螺栓穿过螺栓孔5、6将其固定安装在固定安装在分流导电体1两侧。
分流导电体1为一块铜板,在铜板上根据分流比例加工出一个分流孔4,使其产生出一个分支。设在该交流分流式电流互感器上检测一个单相交流电流I总,I总经一侧导电排进入分流导电体1,通过分流孔4进行分流,使一小部分电流I1通过检测变流器2进行检测,另一部分电流I2通过校正电磁体3,I1和I2通过另一侧导电排输出,感应电流I3通过检测变流器2输出检测电流I3,使I总与I3隔离开来,采出一个独立信号源。如:检测变流器2为100A/0.005A时,总电流为500安培的交流分流式电流互感器,应把分流导电体1的分支截面积加工成4∶1的比例关系,此时检测变流器就可得到500A/0.005A的量值,由于在交流电路中有电感存在,所以I1的电流回路阻抗要大于I2电流回路阻抗,且不可能是正好成比例的,所以在I2电流回路上装的校正电磁体3,以校正I2电路中的电感,校正电磁体3的电感等于检测变流器电感量的1/4。
如检测变流器2为100A/0.005A时,总电流为200安培的交流分流式电流互感器,应把分流导电体1的分支截面积加工成1∶1的比例关系,检测变流器2就可得到200A/0.005A的量值,此时校正电磁件3的电感等于检测变流器电感量的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玉明,未经潘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55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