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纺丝组件主体解体专用工具无效
申请号: | 00234634.6 | 申请日: | 200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4275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庄;汪振寰;李讲社;汪长军;李志勇;陈传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4/00 | 分类号: | D01D4/00;B25B27/00 |
代理公司: | 新疆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汤建武,董志新 |
地址: | 830019 新***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丝 组件 主体 解体 专用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解体纺丝组件主体的工具,是一种纺丝组件主体解体专用工具。
纺丝机箱体上的上嵌式侧面固定的纺丝组件,如附图1所示,一般包括本体28、过滤材料腔室26、过滤网20、分配板19、整流板凹槽25、密封垫圈23、喷丝板24和耐压板27;目前,解体纺丝组件,一般是以锤子、铜棒、砍刀和起子等为工具,将纺丝组件砸开,这样不但费力耗时费工,而且经常就造成纺丝组件的本体、分配板、喷丝板和耐压板等部件的损伤和变形,将这些损伤或变形的部件再组装成纺丝组件并安装到纺丝机箱体上,就易出现漏浆、飘细丝、竹节丝、注头丝和堵孔等现象,从而影响纺丝机的正常工作状态。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省力省时省工的纺丝组件主体解体专用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该纺丝组件主体解体专用工具包括工具架和拔抓体,在工具架上部固定安装有丝母,在丝母上安装有丝杆,在丝杆上端固定安装有手柄,而在拔抓体上有拔抓,在工具架下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卡刀,并在两个卡刀之间形成一个卡槽。
上述的卡刀可通过垫板和工作台固定安装在工具架上,卡刀固定安装在垫板上,而垫板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工作台固定安装在工具架下部。
在上述的工作台中部有顶孔,在工具架或工作台下方有下支架,并且下支架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工具架或工作台上,在下支架的下部有下支撑板。
上述的卡刀通过压板、螺栓及螺母固定在垫板和工作台上。
上述的丝杆下端通过推力轴承安装有拔抓体。
附图1为上嵌式侧面固定的纺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手柄,2为丝杆,3为丝母,4为拔抓体,5为推力轴承,6为纺丝组件,7为垫板,8为压板,9为卡刀,10为工具架,11为顶孔,12为顶头,13为千斤顶,14为支撑板,15为工作台,19为分配板,20为过滤网,22为过滤材料和PET混凝物,23为密封垫圈,24为喷丝板,25为整流板凹槽,26为过滤材料腔室,27为耐压板,28为本体,29为下支架。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2所示,该纺丝组件主体解体专用工具包括工具架10和拔抓体4,在工具架10上部固定安装有丝母3,在丝母3上安装有丝杆2,在丝杆2上端固定安装有手柄1,丝杆2下端通过推力轴承5安装有拔抓体4,而在拔抓体4上有拔抓,在工具架10下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卡刀9,并在两个卡刀9之间形成一个卡槽。
使用时:首先将需要解体的纺丝组件6水平推入两个卡刀9之间的卡槽内并使纺丝组件6的整流板凹槽25卡在卡刀9上,使纺丝组件6不能上下移动,其次将拔抓体4的拔抓卡在纺丝组件6上部的凸台上,然后转动手柄1使拔抓体4及其拔抓向上移动,使本体28与耐压板27之间相互分开,从而使纺丝组件6被解体。
为了防止解体后的耐压板27向下脱落,如附图2所示,卡刀9通过垫板7和工作台15固定安装在工具架10上,卡刀9最好通过压板27、螺栓及螺母固定在垫板7和工作台15上,卡刀9最好固定安装在垫板7上,而垫板7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5上,工作台15固定安装在工具架10下部,这样就使工作台15托住耐压板27。
如附图2所示,在丝杆2下端通过推力轴承5安装有拔抓体4;如附图2所示,在工作台15中部有顶孔11,在工具架10或工作台15下方有下支架29,并且下支架29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工具架10或工作台15上,在下支架29的下部有下支撑板14;在下支撑板14上放置千斤顶13,并将千斤顶13的顶头12对准工作台15上的顶孔11即对准耐压板27内的喷丝板24,这样通过千斤顶13的顶头12就可顶出耐压板27内的喷丝板24。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操作使用方便,利用该纺丝组件主体解体专用工具省力省时省工,可高效地解体纺丝组件主体,并可使纺丝组件等部件不被损伤和变形,从而延长纺丝组件的使用寿命,提高纺丝组件的上机成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46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