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调双铧犁无效
| 申请号: | 00234540.4 | 申请日: | 2000-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4237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仙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仙雨 |
| 主分类号: | A01B3/26 | 分类号: | A01B3/26;A01B6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64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易调双铧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耕地农具,特别是由动力带动的小型耕地铧犁。
在我国北方地区,多年来由于气候多风少雨、施用化学肥料日益增多等原因,造成土壤板结。特别是粘土地区,遇到干旱季节,土表层坚硬,给土地耕作带来一定困难。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使用小型四轮拖拉机悬挂单铧犁耕作土地越来越广泛。通常单铧犁通过悬挂与拖拉机后部连接,悬挂上设有拉杆、顶丝、升降丝和牵引横杆,铧犁连接在牵引横杆上,可通过调节升降丝使牵引横杆上升或下降,从而改变犁吃土的深浅,顶丝起限制铧犁的作用。这种铧犁及其与拖拉机的连接方式,有一定的缺陷:其一,由于顶丝的作用,使铧犁拉动较沉,拖拉机消耗动力较大;其二,由于悬挂自身的不稳定性,极易造成铧犁在耕作时其摆幅较大,特别是铧犁在硬地上耕作,易出现吃土深浅不一和耕作弯曲的现象,甚至造成空犁,这给农民耕作带来极大不便,影响到耕作质量和耕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硬地上耕作且能提高耕地效率的易调双铧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易调双铧犁,包括犁架、铧、犁轮,犁架设有主杆、副杆,主杆前端与一个牵引杆连接,副杆前端与另一牵引杆连接,主杆上连接两个铧,副杆上连接一犁轮,犁架前端设有升降横杆。
两个铧可分别安装于主杆的两侧。
两个铧可通过活动套与主杆连接,活动套在主杆上可前后滑动并旋转固定,铧腿可在活动套中上下滑动固定,并可绕轴旋转固定。
犁轮与副杆可采取活动连接,使犁轮可以升降固定。
牵引杆与副杆可采取活动连接,牵引杆可相对副杆移动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灵活性高。该铧犁克服了普通悬挂犁不可调节的缺点,可根据不同土质要求调节铧犁耕作的深浅和宽窄,使用十分方便。2、适应性强。这种铧犁适用于沙质地、盐碱地、粘土地等不同硬度土壤的耕作,特别是能适应较硬的粘土地干旱季节的耕作。因为它与拖拉机连接固定较好,避免了左右摇摆,双铧可调性强,能方便地调整犁铧的耕作面积,当土壤较硬时,犁铧的耕作宽度可调得窄一些,这样,自然就减小了土地对铧犁的阻力,使硬地得到顺利耕作。如遇特别硬地,还可将两个铧移至主杆的一侧,调节两个铧,使前铧浅耕、后铧深耕,从而解决特硬地的耕作问题。3、耕作质量好。由于其与普通单铧犁相比,固定较好,因而耕作笔直、均匀、细致,耕作质量好。4、经济省力,效率高。由于本铧犁较轻便,大大减少了阻力,使动力需求自然减小,这不仅延长了拖拉机的使用寿命,而且加快了耕作速度,省油、省时。该铧犁的工作效率约是普通单铧犁的两倍。5、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制造。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俯视示意图。
实施例1:如图所示,易调双铧犁,包括犁架(1)、铧(3)、犁轮(4),其中:犁架(1)设有主杆(1-1)、副杆(1-2),主杆(1-1)前端与牵引杆(2-1)连接,副杆(1-2)前端与牵引杆(2-2)活动连接,牵引杆(2-2)可相对副杆(1-2)移动固定,铧(3-1)和铧(3-2)通过活动套(6)分别安装于主杆(1-1)的两侧,活动套(6)在主杆(1-1)上可前后滑动并旋转固定,铧腿(7)可在活动套(6)中上下滑动固定,并可绕轴旋转固定,副杆(1-2)上连接一犁轮(4),犁轮(4)可以升降固定,犁架(1)前端下方固定一升降横杆(5),牵引杆(2-1)和牵引杆(2-2)及升降横杆(5)可固定在拖拉机上。
实施例2:如图所示,易调双铧犁,包括犁架(1)、铧(3)、犁轮(4),其中:犁架(1)设有主杆(1-1)、副杆(1-2),主杆(1-1)前端与牵引杆(2-1)连接,副杆(1-2)前端与牵引杆(2-2)活动连接,牵引杆(2-2)可相对副杆(1-2)移动固定,铧(3-1)和铧(3-2)通过活动套(6)安装于主杆(1-1)的一侧,活动套(6)在主杆(1-1)上可前后滑动并旋转固定,铧腿(7)可在活动套(6)中上下滑动固定,并可绕轴旋转固定,副杆(1-2)上连接一犁轮(4),犁轮(4)可以升降固定,犁架(1)前端下方固定一升降横杆(5),牵引杆(2-1)和牵引杆(2-2)及升降横杆(5)可固定在拖拉机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仙雨,未经李仙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45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电话用喉腔声控无线式免持听筒
- 下一篇:一种恒温式手蜡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