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电子信箱开筒频次计数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0234342.8 | 申请日: | 2000-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4245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1 |
| 发明(设计)人: | 胡旭东;王振亚;李运;吕钟溥;蒋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易普斯特科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M1/10 | 分类号: | G06M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军,李丕达 |
| 地址: | 10001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子信箱 频次 计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邮政信筒管理装置。
用户把邮政信筒看作了邮局的象征,看成宪法赋予邮局保证公民通信自由的象征,用户把信件投入信筒后,即交付给了邮局。邮局能否及时、准确地将用户的信件传递出去,开筒作为第一环节,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开筒工作必须由工作人员单独到现场去完成,这就给开筒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个别责任心不强的开筒员在工作中会出现不按时开筒,甚至甩筒不开的情况。这种现象的发生,给邮政带来恶劣的影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实现对邮政信箱开筒全方位、全天候的监督,是一项困难很大,但又十分必要的工作。
由于管理人员不可能每天到每个信箱去检查,即使是部分抽查,其工作量也是非常大的。目前使用的采用寄发试信等手段进行监督检查,但由于受人员、资金等因素影响,效果不是很好,肯定会留有死角。因此,如何开发一种先进的信箱及其相应的配套管理系统,以彻底改变现有的开筒管理现状,就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开筒频次的自动记录,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开筒人员的工作,保障邮件时限的智能电子信箱开筒频次计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实现关键在于:在现有信箱中,安装有由机械电磁锁和控制电路组成的电控锁;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U7、供修改锁的代号和密码的外部通讯口K6、与机械锁的电磁铁线圈端相连接的接口K4和与电子钥匙实现通讯的接口K5;本装置还包括一个电子钥匙,它由一个单片机作为主机U1,它的P00-P07数据地址线经地址锁存器U2后连到程序数据存储器U4,作为程序数据存储器的低8位地址;单片机U1高8位地址线连接地址锁存器U2的A8-A15;单片机U1的P15-P17分别连到程序数据存储器U4的A16-A18,作为程序数据存储器U4的地址线;单片机U1的AD0-AD7分别接到程序数据存储器U4的D0-D7作为程序数据存储器的8位数据线;单片机U1的P14端通过放大电路和按键KEY与外加电源相连接,完成外部中断,使其主机开始工作,记录开箱的时间和锁号;接口K1的V13下GND端分别与锁的VCCD和GND端相连接,使锁的KA、KB与电控锁的电磁铁动作进行开锁;接口K3为一个与计算机相连接的串口。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信箱监督和管理方法相比,具有如下效果:
(1)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电控锁技术改造现有的信箱锁,从而使开筒人员在不影响业务操作及邮件处理的情况下,实现开筒频次的自动记录,并自动管理;
(2)将极大地减轻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程序和大量的监督工作,使得开筒人员的开筒工作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从而在根本上保障了邮件的时限,同时将极大地提高邮政部门的企业信誉。
图面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钥匙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控锁的电路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及工作原理叙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易普斯特科贸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易普斯特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43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密封性的薄壁管快装管接头
- 下一篇:一种拉启式易开酒瓶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