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椅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0234217.0 申请日: 2000-04-27
公开(公告)号: CN2422885Y 公开(公告)日: 2001-03-14
发明(设计)人: 张爱玉 申请(专利权)人: 张爱玉
主分类号: A47C12/02 分类号: A47C12/02;A47C13/00;A47C4/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065000 河北省廊坊***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多功能
【说明书】:

实用新型是一种家庭使用的家俱。涉及椅子(A47C)、梯子(E06C)和手动车辆(B62B)领域。

家是每个人生活、休闲、娱乐、学习的主要场所,甚至是部分工作的场所。为此,就需要很多家俱及工具。人们除了睡觉在床上,做饭、打扫卫生、干另活需站着或走动外,其余大多时间是坐着,诸如看电视、听音乐、看书报、读书、操作电脑、休闲等。当然现代家庭中供人们舒适的坐俱也多得很,有各种各样的椅子、沙发、躺椅,所以一般家庭中都购置沙发、椅子,有的还购置躺椅、转椅、电脑椅等。坐俱多种多样,人就可在不同时候、不同要求时选择不同的坐俱,以达到舒适。但一个家中,如果摆放的家俱多了,就算现在住房普遍宽敞了,也会让人感到空间小而压抑,特别是人口多的家庭更是如此。再加上一个居家难免要打扫房子、墙上钉钉子挂物、擦灯具、换灯泡等等的登高爬上,还需要梯子,实际上现在城市居民中己有不少在家里购置了梯子。可是梯子的利用时间并不多,但为了登高安全,特别那些中、老年人更要注意安全,宁可在大多时间不用放在那儿,也要配备上,因为这是生活之必须。而现在市场上的这些物件,都是单一功能,摆放起来占地很大,从经济上讲也不合算。当然其中不排除有些人就是讲究各是各的用途,显得日子过得富裕。但对多数讲实际的人来说,就感到美中不足了。特别是对家中有残疾或后遗症不能行走而需要坐手推椅的,现在的手推椅回家后就无处放,就更是麻烦了。如果有一种集椅子、躺椅、梯子及推椅一体的家俱,既省钱,又在家中不占地方,岂不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具有坐椅、躺椅、推椅及梯子功能的转换方便的多功能椅子。

本多功能椅子的各种功能状态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中图1是作坐椅状态示意图,图2是作躺椅状态示意图,图3是作梯子状态示意图,图4是收折状态示意图,图5是作推椅状态示意图。图6则给出了多功能椅的框架结构。可见本多功能椅也与通常的椅子一样,有座[6]、扶手[5]、靠背[11]及椅架。其不同点在于本椅采用了矩形主支架[2]和中部有铰链[10]向后弯折与主支架[2]成一定支撑角度并有多个横衬加强的矩形付支架[1]在上端铰链连接,中下部由拉杆机构[4]及靠背调节机构[12]连接组成的椅架,在主支架[2]中上部设置有靠背[11],在拉杆构构[4]之上设置有座[6],这就形成了多功能椅的主体结构。再在主支架[2]的两竖管中部铰链连接扶手[5],并其与两竖管平行的扶手支杆[8]上端与扶手[5]铰链连接,而下端与座支架[13]两侧边铰链连接;座支架[13]前面通过合页[38]连接脚垫[9];在脚垫[9]下端铰链连接脚踏[41],脚垫[9]与脚踏[41]加限位合页[40],2条前腿上换脚轮[45],就构成了本多功能椅。下面就详细介绍本多功能椅的具体结构。主支架[2]与付支架[1]的结构如图7所示。主支架[2]是两竖管上端头向后弯曲并弯折180°由金属板随弯折形并向后凹固连,竖管端头有铰链槽口,下竖管下端固连横衬的钢管框。付支架[1]有两节双竖管加横衬加强的框,中间由铰链[10]连接,主支架[2]与付支架[1]为钢质圆管或方管。付支架[1]的上框架上端与主支架[2]的铰链槽口处铰链,下端与下框架的上端铰链,并上框架下端铰链处往下外固连一段大口径开口管套在下框架上端外边,开口管内径应与下框架上端外径相等。开口管下端两侧各有一孔[15]与付支架[1]下框架铰链[10]以下对应位置安装的弹簧卡[16]相配合卡住付支架[1]上下的两框架成直架。此弹簧卡[16]结构如图8所示,它是在一头留有小孔的管状弹簧卡外壳[24]内两头各装一只外小径内大径的圆头卡头[27],两卡头[27]之间夹一弹簧[25],弹簧卡[16]另一端由螺扣拧入一环状丝挡[26]将卡头[27]卡住,为了使折后的付支架[1]与主支架[2]上部贴紧后不产生左右移动,在付支架[1]上下两框架铰链处的主支架[2]两竖管上,每竖管的两侧边各焊接一块钢片,容付支架[1]两竖管铰链处插入卡住。为了使付支架[1]变成直架时弹簧[16]能顺利地进入上框架开口管并与其上的孔配合卡住弹簧卡[16],在开口管的卡头[27]进出处外边略向开张一点,在卡头[27]进入时,既可保证卡头[27]能进入,也便于将卡头[27]压下,使其顺利的脱离孔[15]。与座支架[13]下方固连的拉杆机构[4]和靠背调节机构[12](见图9、图10),由拉杆[20]、拉杆套[7]、齿轮[17]、齿条[19]、调节轴[23]、轴架[22]、手轮[21]和制动机构组成,其结构是两组一端与付支架[1]下框架竖管铰链连接另一端插入与“U”型座支架[13]两侧边下方固连的拉杆套[7]内,拉杆[20]是截面为矩形的条钢,其外侧固连有向下的齿条[19],且齿顶不外露于条钢,前部有方孔,在孔内固连一方形弹簧卡[16],此弹簧卡[16]与图8所示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外壳[24]、卡头[27]为方形,环状丝挡为方环与外壳点焊或粘接,卡头的头部为楔形并向前倾斜,这样拉杆[20]可以顺利向前插进,但拉杆[20]往后拉到拉杆套[7]的后端时,卡头便可在拉杆套[7]端头的方孔内卡住,不致使拉杆[20]拉脱。拉杆套[7]为方管,后端头两侧有与上述弹簧卡[16]配合的方孔,在座支架[13]与主支架[2]铰链处之前切掉拉杆套[7]一块,露出齿条[19]与其下方的齿轮[17]啮合,左右两只齿轮[17]由键[46]固定在调节轴[23]的两边,调节轴[23]由固连在拉杆套[7]外侧的轴架[22]定位,伸出轴架[22]外的调节轴[23]头部各安装一个有手柄[18]的手轮[21];为了使坐或躺时不因产生在座上的推力将拉杆拉长,还必须有制动装置止动。该制动装置(如图11)安装在一侧的齿轮[17]、齿条[19]啮合处的前后,它有一端铰链于轴架[22]上另一端由两只拉簧[33]向外拉着且头部通过铰链及限位卡头[27]连接有箭头形制动头[31]的拨子[29](详见图12),拨子[29]中部有穿过轴架[22]的长孔拨子槽[34]的杆与固连在手轮[21]里侧的圆形拨环[35]相配合,而轴[23]端头截面成正方形且中心有螺孔,手轮[21]中心里端为圆孔,外端亦成方孔,套入轴[23]头后由帽螺钉[30]拧挡。拉杆[20]与拉杆套[7]这样结合,虽然在结构上简单些,易形成摩擦大调节费力的状况,当然可以采取将拉杆[20]和拉杆套[7]的内壁加工精细,使光洁度好些,使用时再加入润滑油,降低摩擦的办法。但也可以使拉杆[20]与拉杆套[7]之间形成滚动摩擦,如图17,即在拉杆[20]最前端上下两面各安装一滚轮[47],在拉杆套[7]的后端口上下两面亦各安装一滚轮[47],这样无论拉杆[20]拉出还是插入,均由4只滚轮[47]滚动接触,调节时摩擦力可大大减小。但随之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人坐上后压在拉杆[20]与拉杆套[7]的重力,全部集中在4只滚轮[47]上及套的局部面上。在强度设计时不但要充分考虑这一点,而且肯定会在材料上加强,造成用料多和笨重。座[6]是在向后开口的“U”形管座架[13]上直接横向拉蛇形簧、加耐磨层、海绵和外包层,或在座架[13]上再固连方木框,在方框上横拉蛇形簧、耐磨层、海绵和外包层,靠背[11]是在主支架[2]中上部两竖管间直接拉蛇形簧、耐磨层、海绵、双向加外包层,并在靠背[11]与座[6]之间也连一层外包层。扶手[5]是一管段外包海绵和外包层,其后端与主支架[2]两竖管的铰链孔[14]铰链连接,扶手支杆[8]的上端与扶手[5]前端铰链连接,下端与座架[13]的两侧边铰链连接,且扶手支杆[8]与主支架[2]两竖管平行,扶手[5]与座[6]平行,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要作躺椅,人的双腿应垫起来,故在座的前边加一折叠脚垫[9],如图13。它是由“U”形方管架,连接合页和架上的包布组成,方管架口向下开,由一条钢从下侧齐头焊连,管架口向前有开口槽(上面管壁去掉一块),两侧也打有孔[15],在槽底贴敷一条外端向上翘的弹片[42],并在弹片[42]里端与槽底焊接。在方管架上端两侧及座架[13]的前边两侧各焊接一钢片并打孔,在其上固定两只复合合页[38]将脚垫[9]与座架[13]连接。此复合合页就是一般折叠饭桌上用的合页,即由4块钢板成二、二组合,每两块钢板相接处各在两边留出一长条卷成圆环,由一铰链轴[43]连同4个环中间的弹簧[25]一并穿过成铰链,与脚垫[9]旋转轴方向同向的两轴上的弹簧[25]端头均压在钢板上方,而与此轴垂直方向的两轴上的弹簧[25]两端头压在一上一下。当将脚垫[9]抬起时,合页非固定两片由于弹簧的作用,会自动转动90°与座[6]和脚垫[9]成垂直支撑,将脚垫[9]支撑在与座[6]平行的平面上;当将该垂直合页压下时,脚垫[9]会自动弯折180°贴在座[6]之下。由于多功能椅要既作坐椅又作躺椅,且躺椅倾斜的角度可随意,所以4个脚与地面的夹角是多变的,为了使脚与地面接触面大,不破坏室内地板,以及人坐在椅上也可转动拉杆手轮调节躺椅的倾斜度,在4只脚上还应采取一定措施。两只前腿通过铰链[10]连接向后倾斜的脚,并脚上带有胶套[48];后支架[3]两竖管形成的后腿与地面接触处直接安装前后滚动的脚轮[45]。这样设计,后脚与地面成滚动接触,减小了后腿向后移动时的摩擦,使调节躺椅角度的工作变得容易了,轻便了。在作梯子时由于前脚与地面是固定接触,摩擦大,不会使梯子不稳当。如果还想增加推椅的功能,这虽然对多数家庭来说并不需要,只有极少数需要者,但也不仿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再加几个附件就可实现。具体就是在脚垫[9]的下端增加脚踏[41]和脚垫[9]限位合页[40]及2只脚轮[45]。脚踏[41]是由2根矩形变径管在前面的细端及中间各用一钢筋焊连,根部的粗端弯成直角状且在端头两侧面各有一孔,插到脚垫[9]下端头并与之铰链。脚垫[9]限位合页[40]是一只在转轴上加有弹簧[25]的常合合页,其一页片固定在脚垫[9]上端两侧边的根部下侧,另一页活动,且页片的上端外角处有一凸块,与座支架[13]两侧边前端下方的孔相配合,实现卡放的功能。当脚垫[9]收折回来时可以折180°到座[6]之下,当需要作脚踏时,将此页合页翻开使活动合页上角的凸块插入座支架[13]前下端的孔内,使脚踏[41]折不回去,定位在90°的位置,人的脚就可放在脚踏[41]上,使小腿自然下垂。附加2只脚轮[45]也较容易,前腿只要将脚卸掉,换上连接部为“U”轮架的万向脚轮[45],轮架上两侧各打2个孔[15],前腿上对应位置再予留一孔,与装脚的孔一起配合轮架上的2孔,由螺钉[49]将脚轮[45]拧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爱玉,未经张爱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4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