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伞具改良构造无效
申请号: | 00234023.2 | 申请日: | 200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4847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0 |
发明(设计)人: | 游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游清泉 |
主分类号: | A45B25/00 | 分类号: | A45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聚增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伞具 改良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构造,特别是一种可纾解伞内风压的伞具改良构造,由特殊的伞布及拉绳结构设计,提供一种除可精简伞布材料外,并有效增进伞内通风透气及纾解伞内风压效果的伞具。
伞具为一种供人们手持用以遮蔽阳光的器具,主要构造包括:一伞架及一可遮蔽雨水及强光的伞布,其中伞架为一伞杆上枢设数个主伞骨及支撑伞骨的伞骨所构成,而伞布则覆设于伞骨上,使该伞具在展开时可藉由伞布遮蔽雨水及强烈的阳光,收合后可便于人们携带或收藏。
如上所述,伞具的伞布是由单层式的不透光布体所构成,为达到不透光及遮雨的目的,伞布组织较密,故其透气性较差,因此,当用户手持伞具在雨中或阳光下行走时,由于伞内的空气无法有效的流通,且由于阳光照射于伞布后所形成的高温,令伞内空间形成一闷热现象,故而造成用户的不适感,或在台风天撑伞时,伞内风压无法纾解而往往造成翻伞情况。
现有技术中,防风雨伞为增加伞布的透气效果,提供两种防风伞结构,其一,如图4所示,该伞布3包含有主伞布30及副伞布31,其中主伞布30为配合主伞骨41展开后的全伞面型态,且主伞布30于对各主伞骨41间的位置处形成多数开口部301;副伞布31为略小于主伞布30的全伞型态,当伞具组装时,副伞布31以同心覆盖于主伞布30上,并一起固设于伞架40的各主伞骨41上,主伞布30的多数开口部301为副伞布31所遮蔽,藉由上述的复合式伞布设计,当伞具展开使用时,空气可经由副伞布31周缘311与主伞布30的间隙流入,并经主伞布30的多数开口部301流入伞内空间,进而增进大热天伞内空气的流通或防止台风天翻伞。
另一伞具结构,则如图5所示,该伞布5具有一主伞布50及副伞布51,其中主伞布50呈配合主伞骨展开后的全伞面型态,且主伞布50中央设有一环状网布501流入伞内空间,达成增进伞内气的对流,或以逆向流动达到纾解伞内风压的目的。
上述二种复合型伞布的结构上尚存在有若干缺点,造成伞具在使用上及制造上无法获以最佳状态,其原因可归纳如下:
1.空气对流及纾解风压的效果欠佳:上述二伞具都将主、副伞布同心叠接于伞骨上,当伞具展开时,主、副伞布为主伞骨所撑平,副伞布的外周缘几乎贴近于主伞布的布面上,造成主伞布与副伞布间的门隙过小,因此造成空气无法顺利地进入伞内空间,或伞内压无法顺利排解至伞外,故使空的通对流及伞内风压的排解效果不佳。
2.伞布所需的材料多:上述二种常用的复合式伞布结构,其主伞布及副伞布均采用大面积的结构设计,而主、副伞布间的接触面积较大,造成伞布材料的浪费,致使伞具所需材料成本较高。
3.制造过程繁琐:上述二种常用的复合式伞布结构,其主伞布及副伞布除采用大面积的设计,同时为使伞布具有通风对流及纾解风压的效果,在主伞布上开设数开口部或接设粗孔目的网布,如此,将使主伞布的制程更为繁琐,进而增加伞具的制造成本。
再参阅图6及图7,说明常用伞具(三)的构造。由图可知,常用伞具(三)为了可改善常用伞具(一)及(二)的上述缺点,副伞布21的内周缘211藉弹性拉绳22由下往上以V字型的形态拉至主伞骨11的支撑伞骨12上,并以一固定器121将弹性拉绳22的两端固定在支撑伞骨12上,以防止拉绳22在支撑伞骨12上滑动,如图7所示,在伞内形成诸多较大的排风口204,该弹性拉绳22的拉开方向几乎与伞具主伞骨11的撑开角度相同,即近乎相平行,使副伞布21的内周缘211被拉开的排风口204无法完全撑开,当该弹性拉绳22如遇风向由下往上吹袭时,便将排风口204被图7所示的箭号A的方向所封闭,使其排风效果欠佳,又该弹性拉绳22使用一段时日后发生弹性疲劳时也生成排风口204缩小的缺点,此外该每一V形弹性拉绳22与相邻的V形弹性拉绳22连绕绕设在支撑伞骨12上时,必须另行设置固定器121,复使伞具在装设多数V形弹性拉绳22时颇费工时,导致伞具的组装作业成本大为提高,为其另一缺点。
为了克服现有伞具结构的诸多缺点,设计人加以研究改良,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型伞具构造,并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改良设计,达成以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纾解伞内风压及增进伞内空气对流效果、精简伞布及简化伞布制程等功效的伞具改良构造。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及功效,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游清泉,未经游清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40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编针织机针筒改良
- 下一篇:改进的密封袋封口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