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腐散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00233836.X | 申请日: | 2000-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4184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07 |
| 发明(设计)人: | 郭占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森德散热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F21/08 | 分类号: | F28F21/08;F28D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聚增 |
| 地址: | 10114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腐 散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供暖系统中可以使用腐蚀性热源媒介的防腐散热器。
目前使用的散热器,一般由钢铁材料或铝合金制成。这主要是因为钢铁或铝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而且其制造成本低。但这种散热器的缺点是,不适合用于腐蚀性的热源媒介。腐蚀性的热源媒介(例如温泉水、钢厂或电厂的冷却水)会缩短散热器的使用寿命,容易导致热源浪费甚至引起供暖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用于腐蚀性热源媒介的防腐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防腐散热器,包括散热片组件,散热片组件内有容纳导热液体的空腔,散热片组件内插入由耐腐蚀材料制成的热交换管。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腐蚀性热源媒介在热交换管内循环,其热量通过热交换管传递给导热液体,然后再传递给散热片组件完成散热过程。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组件不与腐蚀性热源媒介直接接触,所以散热片组件不会遭受腐蚀,因而散热片组件仍然可用钢铁或铝合金材料制造以限制生产成本。由于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腐蚀性热源媒介,因此它大大拓展了散热器的应用范围。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已有技术基础上只需增加热交换管,所以其结构很简单。
下面对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七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A-A剖视放大图。
参见图1,防腐散热器包括散热片组件(1)。散热片组件(1)可用钢铁或铝合金材料制成,内有容纳导热液体的空腔(2)。导热液体可以是水、水溶液或导热油,在图中未画出。导热液体的充注量应该根据热源的最高温度计算得出,也就是说,在散热器温度达到最高值时,散热片组件(1)内导热液体膨胀后的压力应小于散热片组件的设计压力。散热片组件(1)内插入由耐腐蚀材料制成的热交换管(3)。热交换管由直通的单管组成,腐蚀性热源媒介沿图1中箭头方向在热交换管(3)内流动,将热量传递给热交换管(3)。从图中可以看出,散热片组件(1)不与腐蚀性热源媒介直接接触,因此它不会受到腐蚀。另外,空腔(2)中的导热液体与腐蚀性热源媒介也是隔开的,但它与热交换管(3)的外壁接触,所以它能从导热管(3)上吸收热量,然后在散热片组件内自然循环,将热量传递给散热片组件(1)完成散热过程。
热交换管(3)可以是内外光滑的圆管。为了提高换热效果,也可以在热交换管外侧或者内外侧均制做翅片。当然热交换管(3)也可以采用波纹管。
本实施例中,热交换管(3)是一根,安装在散热片组件(1)的底部。
根据腐蚀性热源媒介的不同,热交换管(3)可选用铜、铜合金或者不锈钢或其它耐腐蚀材料制成。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与图1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热交换管(3)由套装的两根管组成。这种结构的优点是,腐蚀性热源媒介的入口和出口(参见图2中箭头)位于散热器的同一侧,有利于散热器的安装。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给出了热交换管(3)安装在散热片组件(1)侧面的结构。
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给出了热交换管(3)安装在散热片组件(1)顶部、侧面和底部的结构。
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给出了热交换管(3)安装在散热片组件(1)侧面和底部的结构。
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给出了热交换管(3)呈U型折返的结构。
参见图7和图8,本实用新型第七个实施例给出了热交换管(3)为4根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森德散热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森德散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38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