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板车无效
申请号: | 00233445.3 | 申请日: | 200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256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千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千芬 |
主分类号: | A63C17/00 | 分类号: | A63C17/00;B62M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光,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板桥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车,特别是指一种利用结构架及在弧面上设有定位槽的连接座,配合定位结构,达到使滑板车把手折收、开启时,可迅速定位;并利用固定结构,迅速予以稳固锁定,以及将连接座、后轮架设计为活动式,以供消费者自行组装,以增加其功能及乐趣。
常见的滑板车结构,如图1、图1A、图1B所示,连接座100、结合架200、栓轴300、定位杆400、弹簧500,钩部600、控制把手700、车底板800及把手900所组成。组合时以开设有弧形槽轨1001、定位槽1002及栓轴孔及连接座100,配合结合架200,以栓轴300相连接,并做为旋转轴心;同时设有定位杆400、以弹簧500两端钩于前述栓轴300、定位杆400上,藉由连接带动钩部600的控制把手700,拉动定位杆400,使其嵌入或脱离定位槽1002,达到折收、开启滑板车把手900,并加以定位的功能。但其在使用时不免有下列缺点:
1、由于滑板车把手,是藉弹簧的拉力,使定位杆嵌入定位槽加以定位,而该定位杆的结构为可活动形式,故在使用时易因路面颠簸造成震动等因素影响,而脱离定位槽,造成极大的危险。
2、滑板车把手的固定,是以可移动的单点支撑,在高速运动时,极易松动,形成极大的潜在危险。
3、连接座及后轮架皆为焊接组合而成,无法自行组装。
有鉴于常见的滑板车结构有上述的缺点,创作人乃针对这些缺点研究改进的方案,然,该案利用凸轮作为定位结构的扣合元件,其于操作上稍不够顺畅、扣合稳固度稍差,为此针对上述结构上少许未尽完美之处加以改进,以期使整体结构更致完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便捷、安全、可靠、易于自行组装的滑板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滑板车,包括:连接座、结合架、栓轴、定位结构、固定结构、车底板及后轮架等,其特征是:
定位结构为一由滑动杆上一端设有定位凸轮,一端设有定位把手,且于适当位置设有弹簧的组件;固定结构为一由固定杆一端连于套设有固定把手的固定栓的组件;组合时,栓轴穿过连接座及结合架的栓轴孔,使连接座及结合架连接并可转动;固定结构设于连接座上固定杆槽孔处,藉固定把手迅速固定连接座及结合架;定位结构装设于结合架的滑动杆孔处,定位凸轮卡掣于连接座的定位槽中,弹簧一端固定于结合架上,一端与定位凸轮相连。
此外连接座及后轮架为活动形式,并于车底板的顶侧及后部边侧设有透孔,且在连接座及后轮架上设有螺孔,组合时以螺丝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用便捷、安全稳定、定位牢固、可靠,且由于采用活动式结构易于使用者自行组装。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的滑板车结构组合平面图;
图1A是已知的滑板车把手折收结构平面前视图;
图1B是已知的滑板车把手折收结构平面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把手定位时的平面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把手折收时的平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固定把的固定时立体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固定把手松开时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千芬,未经黄千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34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美容仪的新式袖珍探头
- 下一篇:制鞋用贴底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