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式连铸结晶器水套无效
申请号: | 00233390.2 | 申请日: | 200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4302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16 |
发明(设计)人: | 陶金明;李晋;张如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2D11/055 | 分类号: | B22D11/0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式连铸 结晶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式连铸结晶器水套,属于金属方坯连铸结晶器领域。
传统管式连铸结晶器水套如图1所示。图1中水套主要由法兰(11)、筋板(12)、定位螺钉(13)、钢套(14)等组成。钢套(14)由两个半件(18)、(19)组成,两个半件(18)、(19)通过焊接(6)型式,连接成一体组成钢套(14),其材质一般为普碳钢,两个半件(18)、(19)通过机加工而成。法兰(11)与钢套(14)通过焊接(15)连接在一起,筋板(12)与法兰(11)和钢套(14)也通过焊接(17)焊接在一起。该水套存在如下缺点:两个半件(18)、(19)通过机加工时存在较大的几何形状误差,水套通过焊接形式把各件连接在一起后,焊接变形严重,导至水套与铜管之间水缝不均,影响拉坯速度和铸坯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连铸结晶器冷却效率,增加结晶器内铸坯凝壳厚度,降低拉坯阻力的管式连铸结晶器水套,以提高拉坯速度,改善铸坯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筋板、定位螺钉、紧固螺栓、夹板、法兰、密封圈、铜套组成,其中,钢套接近中部位置外表面四周开有一方槽,由两个半板组成的夹板插入铜套外表面方槽内,并通过紧固螺栓将夹板、法兰、筋板连接成为一整体。
铜套采用一整体管式,铜套内腔表面镀有硬铬,铬层厚度为:0.02~0.08mm,铜套材质为铜合金。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水套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采用了本次发明水套的管式连铸结晶器,比传统管式连铸结晶器的冷却效率高,结晶器内铸坯凝壳厚度增加且均匀性好,拉坯阻力低,有效地提高了拉坯速度,铸坯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图2是传统管式连铸结晶器水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剖视图。
图4是图3的Ⅰ部放大图。
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
如图3~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管式连铸结晶器水套主要由筋板(1),定位螺钉(2)、紧固螺栓(3)、夹板(4)、法兰(5)、密封件(6)、铜套(7)组成。铜套(7)为一整体管式,其材质为铜合金,由一精度很高的模具-芯模并经过一系列挤压加工而成,铜套(7)接近中部位置内腔表面镀硬铬,铬层厚度为0.02~0.08mm。铜套(7)外表面四周开有方槽,由两个半板(9),(10)组成的夹板(4)插入铜套(7)外表面方槽内,把密封圈(6)放入法兰(5)与铜套(7)组成的沟内并用紧固螺栓(3)把夹板(4)与法兰(5)紧固在一起。另外,筋板(1)一头与夹板相连,另一端与定位螺钉(2)相连。经过以上一系列机械组装,本实用新型水套组装完毕。图2中(8)为结晶器铜管,由铜管(8)外表面与铜套(7)内表面形成的环缝称为水缝,水缝尺寸表示为a,a在3~5mm。
本实用新型管式结晶器水套,即可作立式方坯连铸结晶器水套,也可用作弧形方坯结晶器水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未经冶金工业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33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套餐蒸煮袋
- 下一篇:塑料管坯加热拉吹变距取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