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动力汽车无效
申请号: | 00232509.8 | 申请日: | 2000-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4555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军舟 |
主分类号: | B60K8/00 | 分类号: | B60K8/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514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动力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交通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动力汽车。
现有的汽车分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两种,电动汽车起动速度不甚理想,而内燃机汽车需消耗大量的汽油,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动力汽车,以压缩空气做动力,驱动汽车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采用了一种空气动力汽车,包括动力装置,所述的动力装置由气轮机、贮气瓶、空压机、电动机和蓄电瓶构成,气轮机的输出轴与汽车的变速箱的输入轴相联,气轮机的入气口通过导管与贮气瓶的出气口相连,贮气瓶与气轮机之间的导管上串装有由气流调节阀为主构成的气门控制装置,贮气瓶的入气口通过导管与空压机的出气口相连,空压机的动力输入轴与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联,电动机的电源端子通过导线与蓄电瓶的正负极相连。
所述的气轮机的转轴上可以传动联接一空压机,空压机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贮气瓶的入气口相连。
在气轮机的转轴上传动连接一直流发电机,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导体与蓄电瓶的正负机相连。
所述的电动机和蓄电瓶的正电源连线之间串装有安装于贮气瓶上的压敏开关。
在汽车的车头前端部设置有一组朝前的风叶片,风叶片的后方安装有一空压机,风叶片转轴与空压机的动力输入轴相连,空压机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贮气瓶的入气口相连。
在各导管上均串装有单向阀。
由于贮气瓶内的压缩空气带动气轮机运转从而驱动汽车运行,就消除了汽车的污气排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的空气质量,对环境保护有重大意义。实验证明,用气轮机经减速箱驱动汽车运行,可以获得比电动汽车好得多的起动性能,在15秒内可提速到100km每小时的速度。用压缩空气作动力,还可以省去汽车离合装置,使汽车的脚踏操作系统更为简化,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安全。同时,经改造,使气门调节和刹车脚踏操纵放于同侧,还有可能使独脚残疾人员实现驾车的愿望。在本汽车上用蓄电瓶作为汽车的备用能源,以便贮气瓶气压不足时通过电机带动空气机自动向贮气瓶内补充气量,能使汽车行驶更远的距离。另外,用蓄电瓶作为汽车的备用能源,比直接用蓄电瓶驱动电机带动汽车运行而言,所用蓄电瓶的放电能力要求就低,降低了汽车的制造成本。用气轮机取代内燃机或电动机,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汽车的制造成本,汽车制造成本的下降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该汽车的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动力汽车的动力装置由气轮机2、贮气瓶5、空压机10、电动机11和蓄电瓶14构成,气轮机2的输出轴与汽车的变速箱1的输入轴相联,气轮机2的入气口通过导管与贮气瓶5的出气口相连,贮气瓶5与气轮机2之间的导管上串装有由气流调节阀3为主构成的气门控制装置,贮气瓶5的入气口通过导管与空压机10的出气口相连,空压机10的动力输入轴与电动机11的动力输出轴相联,电动机11的电源端子通过导线与蓄电瓶14的正负极相连。空气动力汽车与现有的汽车的区别在于动力装置部分,其它装置部分与现有的汽车没有实质区别,此处不在详述。为了使汽车在减速、滑行时能够回收利用车体动能,气轮机2的转轴上可以传动联接一空压机7,空压机7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贮气瓶5的入气口相连,使滑行的能量转换成压缩空气贮存起来。在气轮机2的转轴上传动连接一直流发电机15,直流发电机15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蓄电瓶14的正负机相连,可使蓄电瓶14不断被补充电能,保证电路系统的正常工作。在汽车的车头前端部设置有一组朝前的风叶片9,风叶片9的后方安装有一空压机8,风叶片9转轴与空压机8的动力输入轴相连,空压机8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贮气瓶5的入气口相连,可以使空气阻力转化为压缩空气储存起来驱动气轮机2之用。为了保证各部件之间的气体不回流,在各导管上均串装有单向阀6。另外,在电动机11和蓄电瓶14的正电源连线之间可以串装安装于贮气瓶5上的压敏开关13,以使贮气瓶内能够自动保持恒定的工作气压。贮气瓶5与气轮机2之间的导管上串装的由气流调节阀3为主构成的气门控制装置,通过控制供气量控制气轮机2的转速和输出功率。贮气瓶5上安装有压力安全阀12和气压表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军舟,未经刘军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25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毒碗柜的门框结构
- 下一篇:正压式混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