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震电缆检波器接线端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00232176.9 | 申请日: | 2000-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4611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 发明(设计)人: | 卫昌雄;黄远涛;张才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江汉石油分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处 |
| 主分类号: | H01R11/26 | 分类号: | H01R11/26;H02G15/08 |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遂胜 |
| 地址: | 4331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电缆 检波器 接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传输电缆,特别是一种石油物探地震电缆检波器接线端的结构。适合于野外信号传输电缆中间接头的密封。
目前,地震电缆检波器接线端采用的夹片式结构,这种结构是在电缆的某一特定的地方剖开电缆引出一对检波器信号线,分别焊在两夹片上,然后通过注塑对夹片定位和对电缆剖开处密封,与之相对应的检波器串接线端采用夹片与其相连。这种结构的电缆在野外施工时就会有这样的问题,一是夹片裸露在外,抗外界波干扰能力差,二是在水网地区或寒露季节施工时接线端浸在水中就会漏电而无法施工,为解决这两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提高对采集资料处理能力和将接线端支立水面并用塑料膜包封。但这样做就使施工变得很复杂而且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缆检波器接线端结构,它能有效抗外界波干扰和防止因浸水而漏电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电缆检波器信号线引出焊接在一个二芯插孔座的两脚,然后通过注塑对电缆剖开处和插孔座二内孔外的其余部分进行密封形成插孔式接线端,此接线端外部设计有一凸出环,即构成插孔主体,与之相对应的检波器串接线端采用二芯插头主体与其相连,插头主体由本体内安装可装卸的插针与插针座构成,插头主体内表有一凹环,插头主体插入插孔主体后,插针和插孔座紧密接触,插孔的凸环和插头的凹环相配,使整个结构处于密封状态,即构成本实用新型。从而达到抗外界波干扰和防浸水漏电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整根电缆的制造工艺和设备没有任何特殊要求。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的编号为:插孔本体(1)、插头本体(2)、电缆(3)、信号线(4)、插孔座(5)、凸环(6)、插针座(7)、插针(8)、凹环(9)、串联接线(10)、插头主体(11)、插孔主体(12)。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及其附图给出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情况。
参照附图,首先制作插孔本体(2)和插头本体(1)。插孔本体(2)外面设计加工有凸环(6),其内安装插孔座(5),电缆检波器信号线(4)焊接在插孔座(5)上,即构成插孔主体(12)。插头本体(1)下端内孔设计加工有与凸环(6)相配合的凹环(9),其内安装插针座(7),检波器串联接线(10)焊接在插针座(7)上,插针(8)通过螺纹与插针座(7)相连,即构成插头主体(12)。
在沿箭头方向插头主体(12)插入插孔主体(11),插针(8)和插孔座(5)紧密接触,凸环(6)和凹环(9)相配,从而使整个接线端形成密封结构。检波器串产生的信号由检波器串联接线(10)通过这个密封结构传送给电缆(3)中的检波器信号线(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江汉石油分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处,未经中国石化江汉石油分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21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