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辅助电路自动择极测试笔无效
申请号: | 00231798.2 | 申请日: | 200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4170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杜明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明义 |
主分类号: | B61K9/08 | 分类号: | B61K9/08;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辅助 电路 自动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双极接地夹连接机车辅助电路电源的正、负极,利用机车车体构成回路,自动识别机车电路、电器极性,快速查找电器故障,并用红色发光二极管显示正极、绿色发光二极管显示负极的试电装置,尤其是由塑料外壳、测试触头、限流电阻、导线、鱼嘴钳、红、绿发光二极管组成的测试笔。
目前在铁路运用的内燃、电力机车上辅助电路的电源,是机车蓄电池或辅助发电机供给的96-110V直流电。机车辅助电路中,经常发生电器断路、短路、电器联锁虚接或一些保护电器误动作等故障,有些机车配置有用来检测电器故障的装置称试灯。试灯是一个8W白炽灯,试灯的一端有根导线连接着一个鱼嘴钳,试灯的另一端也是一根导线连接一个测试触头。当机车上的电器出现故障时,将试灯的鱼嘴钳夹在蓄电池闸刀的正极或负极上,用测试触头触接故障电器观看试灯是否燃亮。如试灯的鱼嘴钳夹接在蓄电池闸刀的正极上试灯燃亮时,证明被检测的电器通负极;如试灯的鱼嘴钳夹接在蓄电池闸刀的负极上试灯燃亮时,证明被检测的电器通正极。在测试中经常有试灯的鱼嘴钳夹接在蓄电池闸刀的正极上被检测的电器通正极呈高电位试灯不壳,或试灯的鱼嘴钳夹接在蓄电池闸刀的负极上,被检测的电器通负极呈低电位试灯也不亮,这种情况必须将试灯的鱼嘴钳夹接的蓄电池闸刀位置调换后方可继续进行检测。由于机车上的电器分布很广而通道既长又较狭隘,使用时试灯的鱼嘴钳又必须夹在蓄电池的闸刀上,遇此情况时不仅要浪费检测的时间,而且还极容易出现误判断。可以看出现有的检测装置试灯在使用中是很难及时、准确判断故障电器的处所及原因的。由于缺少专用有效的测试装置,使机车乘务员很难及时、准确的判断故障处所及原因,时常出现误判断致使机件严重破损,造成机车破损事故,不仅打乱列车运行秩序、直接或间接的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有时还诱发了一些重大事故的发生。为使乘务员能及时准确的判断上述内燃、电力机车辅助电路中电器在运行中出现的故障,经过对故障电器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机车辅助电路的特点,认为要消灭或减少机车破损事故的发生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应当研制一种能利用机车车体构成回路,自动识别机车电器、电路极性,并用红色发光二极管显示正极、绿色发光二极管显示负极,使有关人员能方便、快速、准确的查找出故障电器的处所及原因的试电装置,但至今铁路系统还没有具备前述功能的这种新型的试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由鱼嘴钳、降压电阻组装的双极接地夹与由塑料外壳、测试触头、限流电阻、红、绿发光二极管、导线、鱼嘴钳组装的测试笔共同组成,利用机车车体构成回路,可以在机车任何位置自动识别被检测电器的极性,并用红、绿色发光二极管显示被检测电路极性的测试装置。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当前在全路每天平均发生近百起机车破损事故,现在全路的货物列车已实行无车长运行,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运行密度的加大、及列车编组的加长,相对来讲由于机车破损事故对行车安全构成的威胁将会更为严重。新型的机车辅助电路自动择极测试装置投入使用后,能够减少机车破损事故的发生,对保障行车安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将显示其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铁路内燃、电力机车用的测试装置,它用双极接地夹连接机车辅助电路的正、负极,利用车车体构成回路,自动识别被测电路、电器的极性,并用红色发光二极管显示正极,绿色发光二极管显示负极,使有关人员能方便、快速、准确查找出被检测电路、电器的故障处所及原因。
为解决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是:在图1所示的电路原理图中设置了由三个鱼嘴钳、两个降压电阻及导线组装的双极接地夹,与由塑料外壳、测试触头、限流电阻、红、绿发光二极管、导线、鱼嘴钳组装的测试笔共同组成的机车辅助电路自动择极测试装置。将双极接地夹两个降压电阻两端的鱼嘴钳连接在机车辅助电路的正、负极上同时采取正、负极的电压信号,并使两个降压电阻电路串联,再将在串联的两个阻值相等的降压电阻中间处经导线引出的鱼嘴钳连接在机车车体上,使得机车辅助电路的正、负极与机车车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明义,未经杜明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17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