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鼠标器无效
申请号: | 00231406.1 | 申请日: | 2000-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4122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裕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宋志强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鼠标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鼠标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接收红外信号的鼠标器。
现有鼠标器多数只具有单一功能,还没有具有红外接收功能的。
为便于对电脑在十几米的范围距离内进行操控,以增加电脑操作的便利性〔例如使用电脑观看VCD〕,需要电脑具有红外接收功能;另外,如果用户希望使用一些特殊的外接设备,如使用具有红外接口的跳舞毯进行娱乐,则需要电脑具有红外接收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为使电脑具有红外接收功能,需要在电脑上增加专门的红外接收装置。但是,这样不仅设备连接复杂,而且实现成本较高,还要占用专门的电脑通讯端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鼠标器,其具有红外接收功能,可以节省通讯端口的占用,同时又可摆放在不同的位置以便于红外接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鼠标器,包含有:微处理器电路、计算机通讯端口、检测鼠标按键信号及移动信号的鼠标信号检测电路,所述鼠标信号检测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相连,所述计算机通讯接口与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相连;其特征在于其中进一步包含有:红外接收器,该红外接收器与该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相连。
作为一种较佳实现方案,其中进一步包含有:切换开关,其固定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相连,其一个活动端与电源电压相连,其另一个活动端与地线相连。
作为一种较佳实现方案,其中进一步包含有:切换开关,其固定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相连,其一个活动端与电源电压相连,其另一个活动端与地线相连,且其中进一步包含有:一个红外通讯驱动模块,其装载于计算机主机的内存中。
作为一种较佳实现方案,其中进一步包含有:一个红外通讯驱动模块,其与标准鼠标驱动模块结合在一起,装载于计算机主机的内存中。
作为一种较佳实现方案,所述的计算机通讯接口可以是PS/2口、COM口、或者USB口。
作为一种较佳实现方案,所述的计算机通讯接口无线或红外接口。
作为一种较佳实现方案,所述的鼠标信号检测电路进一步包含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鼠标器,具有红外接收功能,可以节省通讯端口的占用,同时又可摆放在不同的位置以便于红外接收,例如使用具有红外接口的跳舞毯时,可以直接将鼠标摆放在适宜接收的位置,而不必要为了接收红外信号,而将电脑主机搬来搬去,使得跳舞毯的应用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同时又降低了用户的购买成本,简化了系统连线。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图。在本实施例中,鼠标功能和红外接收功能自动进行切换。本实施例中,微处理器电路此处为89C2051单片机,计算机通讯端口为有线接口如PS/2口、COM口、或者USB口,检测鼠标按键信号及移动信号的鼠标信号检测电路包含X坐标和Y坐标运动检测及左右按键,其均利用了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鼠标按键直接接到单片机89C2051的输入端口上。以鼠标X坐标为例,鼠标X坐标运动检测的工作原理为:Q6为光敏接收对管,与发光管D1相对,中间是分光轮。当鼠标移动时,分光轮或者将Q6完全挡住,或者只挡住其中一半(不会将对管中的2个全都挡住),这样单片机通过判别LEFT/RIGHT线的变化就能得到鼠标的水平运动方向和速度。鼠标Y坐标工作原理相同。
本实施例中,红外工作原理是:U2为红外信号接收器,用于向单片机提供红外数据的包络波形。在接到红外信号(通过高频调制的信号)时,U2将红外载频所携带的包络信号提取出来。单片机对红外数据线进行采样,从而完成红外接收功能。
在与微机进行的通讯时,其工作原理为:通讯数据通过DATA线向微机进行传送。鼠标数据完全按照标准微机格式进行发送,因而可与微机鼠标完全兼容。在只使用鼠标功能时,标准的鼠标驱动程序(一般操作系统都已经配备)就能使本设备正常工作,完全不需要新的驱动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裕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裕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14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