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具延伸结构的电话插座无效
申请号: | 00231322.7 | 申请日: | 200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4236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文钦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518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延伸 结构 电话 插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的具延伸结构的电话插座。
习用的电话插座延伸结构,请参阅图1、2所示,其是以外部线路10接入插座15内,与内部电路相结合,插座15本体上端面设有两个插孔18,供电话机的插头插置于插孔内18内,用以导通电路达到收、送话的功能。然而,在电话机使用频繁的情况下,一、二部话机已然不敷使用,就需要延伸外线,此时在原存在的插座15之外,更需延伸另一插座20以增加插孔23数量,供更多话机插置使用。
现有的具延伸结构的电话插座,是将插座15与插座20的盖体25掀开,并在相邻的两壁面间,用螺丝27及螺帽28穿置螺合加以固定,如遇延伸多组插座时,亦遵此要领螺合固定。然而此法则存在如下缺点而有待改进:
1、在制造插座时,由于需预设供螺丝27穿置的圆孔,以使插座15与插座20可借助螺丝27、螺帽28连结,然而,该圆孔在开模时形成倒钩,需用滑块解决,使制造成本提高,若采用二次加工制作圆孔,又增加了加工步骤及程序,实不理想。
2、再者,插座15及插座20的体积小,在穿置螺丝27及使用螺帽28螺合时,其所能运用的操作空间不足,使用一般扳手工具无法进入操作,使得螺固旋紧动作产生困难,若未旋紧时,则极易发生插座间松脱而导致讯号线松脱,影响讯号传递的弊端,实不甚理想。
由此可见,上述习用结构存在诸多缺点,实非一完善的设计,而极待加以改良。
本案创作人鉴于上述习用结构存在的缺点,积极改良创新,经多年潜心研究后,成功研制完成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具延伸结构的电话插座,以使电话插座的延伸组装达到快速、方便且容易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供单线、双线甚至多线使用的改良的具延伸结构的电话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容易且组装简便的改良的具延伸结构的电话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良的具延伸结构的电话插座,插座上设有盖体,插座内设有插孔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的纵向外侧壁面,分别设有二鸠尾条及二鸠尾槽,其中,单体插座需作延伸使用时,此时仅需拆卸下两待组配的插座的底盖,使该待组配的插座外侧的鸠尾槽,经由被延伸的插座外侧的鸠尾条导引,由该待组配的插座的上端部顺势向上滑置入鸠尾条内,待鸠尾条、鸠尾槽完全啮合,亦即插座连结完成在同一平面上,此时将插孔线路板电路串联,再将原拆卸的插座的底盖装置回原位螺合固定,使前述相连插座的鸠尾条、鸠尾槽的配合固定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改良的具延伸结构的电话插座,其中的插座外侧的鸠尾条、鸠尾槽可采用相应的T形条、T形槽结构相配合。
前述的改良的具延伸结构的电话插座,其中插座可视需求延伸数个插座以成多线使用。
本实用新型可使电话插座的延伸组装达到快速、方便且容易的优点。并可提供单线、双线甚至多线使用。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习用具延伸结构的电话插座俯视立体示意图。
图2是习用具延伸结构的电话插座内部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座单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两插座结合示意图。
请参阅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改良的具延伸结构的电话插座,主要是在插座30的纵向外侧壁面,分别设有二鸠尾条35及二鸠尾槽40。
当单体使用时,插座30外侧的鸠尾条35及鸠尾槽40闲置于外部,未发挥其预期的功效;当插座30需作延伸使用时,亦即原单体的插座30不敷使用时,此时仅需拆解下两待组配的插座30、45的底盖48,使该待组配的插座45外侧的鸠尾槽40,经由被延伸的插座30外侧的鸠尾条35导引,由该待组配的插座45的上端部顺势向上滑置入鸠尾条35内,待鸠尾条35、鸠尾槽40完全啮合,亦即插座30、45连结完成在同一平面上。此时需将插孔线路板38电路串联,再将原拆卸的插座30、45的底盖48装置回原位并螺合固定,使前述鸠尾条35、鸠尾槽40的配合固定住,即完成电话插座的延伸及组装。
前述的鸠尾条、鸠尾槽的配合,亦可采用如T形槽、方形槽等相应几何形状的条、槽体配合。
本实用新型与前述引证案及其他习用技术相互比较时,更具有组装简便、快速,且制造容易等诸多优点,确实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文钦,未经杨文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13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家用型煤气化炉
- 下一篇:双机头双成圈式手摇针织横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