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驱动自动防堵式水泵取水头无效
申请号: | 00230715.4 | 申请日: | 2000-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4355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20 |
发明(设计)人: | 卢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咏林 |
主分类号: | F04D29/70 | 分类号: | F04D29/70 |
代理公司: | 襄樊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樊***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驱动 自动 防堵式 水泵 水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取水头,特别是一种可自动清除堵塞在其表面上的水中漂浮物的水泵取水头。
水中漂浮物堵塞水泵取水头部是一个长期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讯期,取水口无取水构筑物,水泵直接从江、河、湖泊、水库等地表水源中取水时,其取水头部的堵塞情况尤其严重。由于堵塞物得不到及时清除,水泵出水量减少或干脆抽不出水,为维持正常生产,不得不增开水泵,而白白浪费了大量电能。
现有解决取水头部堵塞问题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工清堵。一般堵塞且水的深度不深时,人工用铁钩凭感觉在取水头部四周捞取堵塞物。这种方式堵塞物不能及时彻底地得到清除,且工人频繁反复操作,劳动强度大。严重堵塞时不得不停机,人工下水清除或将取水头部连同进水管一同吊出水面来人工清堵,除了危险、麻烦外,频繁地停开水泵影响了正常生产。同时,由于堵塞物得不到及时清除,水泵进水管真空度的增加也加大了电能的消耗。上述人工清堵的方法,对夜间值班工人来说尤其危险和辛苦。
2、将取水头部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力求保证不堵或部分堵塞后仍有足够的过流面积,以求进水管真空度不致于过份增加,水泵出水量不减少。长期以来的实际使用情况表明这类措施效果不好,根本达不到上述要求。因为取水头部不堵是不能保证的,一旦开始堵塞,剩余过流面积的进水流速增加,所以也将很快被堵塞。事实上,在第1条人工清堵的场合,就有很多是使用这一类形状的取水头。
3、在取水口处建一个过流面积足够大的格栅式取水构筑物,取水头部置于其内。实际情况表明,这些格栅和置于其内的取水头亦存在堵塞问题而需人工清除。此外,这种方式投入大,需要水下施工,广大已建成的中小水厂改造困难。
4、在取水口处集中安装除污机。除污机的安装和进水道需要水下混凝土基础和水上建筑物,再加上除污机的费用,整个造价很高。而且因除污机体积大,重量重,在泵船上无法安装,堵塞物还需人工处理等原因而使其应用场合有所限制。
5、名称为自动防堵式水泵取水头(申请号98121683.8)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水泵取水头,虽能自动清除堵塞在其表面上的水中漂浮物,但由于其驱动装置不能在水下工作,因而只能将水泵取水头固定在泵船上,使其驱动装置处于水面之上,其不足之处是使用范围不广,适用性不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自动清除堵塞在取水头表面上的水中漂浮物、且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不占场地、不需配套的水上或水下施工、使用范围广、适应性强、操作简单的水下驱动自动防堵式水泵取水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水下驱动自动防堵式水泵取水头,包括一个与进水管联接的、中部设有带导向机构的阻草环、下部筒壁上设有纵向条状格栅且最下端为一段封闭筒体的长筒状取水头,套装在该取水头上部并与之动配合的除草环,该除草环上设有穿过阻草环上导向机构的除草片,除草片与除草环共同构成一活动格栅,其特征是:还包括固定在进水管上的液压缸,该液压缸的活塞杆直接或通过连杆与除草环联连,液压管道与液压控制台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液压缸可以是固定在弯形进水管的拐弯处,其活塞杆经两侧的连杆与除草环联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液压缸还可以为两台,分别固定在直形进水管的两侧,其活塞杆朝向取水头,活塞杆直接与除草环联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液压缸还可以为两台,分别固定在直形进水管的两侧,其活塞杆背向取水头,活塞杆分别通过两侧的连杆与除草环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咏林,未经卢咏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07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缠绕加砂管道
- 下一篇:一种利用波力能发电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