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毁瓶毁盖式防伪瓶盖无效
申请号: | 00230285.3 | 申请日: | 200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4284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2 |
发明(设计)人: | 詹贤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贤富 |
主分类号: | B65D49/12 | 分类号: | B65D49/1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1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毁瓶毁盖式 防伪 瓶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及盖的结构,特别是一种同时具有毁瓶毁盖功能的防伪功能的毁瓶毁盖式防伪瓶盖。
目前市场上,尤其是酿酒行业中利用回收旧瓶及盖制造假冒产品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仅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使生产厂家受到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给厂家的信誉也带来了恶劣的影响。现有的酒瓶防伪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撬断式防伪瓶在断裂时易产生碎玻璃外露,使用不慎时会划伤消费者;2、倒酒时容易从瓶盖与瓶口连接处溢出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破坏瓶体时不会产生玻璃外露,也不会产生漏酒现象的毁瓶毁盖式防伪瓶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毁瓶毁盖式防伪瓶盖,包括瓶体1及与之相配合的瓶盖2,瓶盖2上部为顶盖3,顶盖3上有环形易断槽4,瓶颈5处设有凸缘6,凸缘6上方的瓶口螺纹7与瓶盖2下部的瓶盖螺纹8相配合,瓶口16内有小内塞9,小内塞9外为大内塞10,大内塞10的封密点在易断圈11以下,瓶颈5中部设有凸起环12,凸起环12的后上部为锥形结构,上方为易断圈11,易断圈11外侧的瓶盖2上有滑动槽13,金属断瓶装置17安装在滑动槽13内,瓶盖2上、下均布有支撑卡14,下部的支撑卡14与倒钩15相间分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毁瓶毁盖式防伪瓶盖,由于采用瓶颈上设有易断圈及金属断瓶装置的结构,能够完全破坏瓶体,起到一次使用防伪的目的;瓶口内的大内塞其密封点在易断圈以,下及瓶颈上的凸缘保证破坏瓶体时产生的碎玻璃不会外露,保证了消费者的安全;瓶盖下旋后,大内塞和瓶口高于顶盖,取出小内塞,倒酒时不会产生洒漏现象。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金属断瓶装置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结构:一种毁瓶毁盖式防伪瓶盖,包括瓶体1及与之相配合的瓶盖2,瓶盖2上部为顶盖3,顶盖3上有环形易断槽4,瓶颈5处设有凸缘6,凸缘6上方的瓶口螺纹7与瓶盖2下部的瓶盖螺纹8相配合,瓶口16内有小内塞9,小内塞9外为大内塞10,大内塞10的封密点在易断圈11以下,瓶颈5中部设有凸起环12,凸起环12的后上部为锥形结构,上方为易断圈11,易断圈11外侧的瓶盖2上有滑动槽13,金属断瓶装置17安装在滑动槽13内,瓶盖2上、下均布有支撑卡14,下部的支撑卡14与倒钩15相间分布。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由于瓶盖2上下两部分均匀分布有支撑卡14,保证瓶口16和瓶盖2旋合的稳定,旋转瓶盖2时,瓶盖螺纹8与瓶口螺纹7相配合,倒钩15钩住凸起环12,瓶盖2得到限位,同时金属断瓶装置17在滑动槽13内的滑动,当金属断瓶装置17转动到凸起环12后上部的锥面时,在力的作用下,使易断圈11断裂,实现破坏性防伪;瓶盖2向下旋转时,瓶口16内的大内塞10,小内塞9使顶盖3上的环形易断槽4断裂,实现了瓶盖2的破坏性防伪;大内塞10的密封点在易断圈11以下,与凸缘6相配合,防止破碎的玻璃脱落,使瓶盖2安全开启。瓶盖2下旋后,大内塞10和瓶口16高于顶盖3,取出小内塞9,倒酒时不会产生洒漏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贤富,未经詹贤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02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